第五十六章 一門宴席中(第2/3頁)

還好孫向景得了長生老人內功傳承,這等誘惑當前,勉強還能控制自己的心神,不至於一手抓起筷子就吃,亂了禮數。強忍著好生坐好,孫向景規規矩矩地端起了面前的酒杯,朝著長生老人和師娘一禮,恭敬說道:“弟子不肖,叫師父師娘費心了……”言辭懇切之間,又是眼淚落下,原本準備了滿腹的話語,這下都噎在了喉頭,再不能說出,只是不住哽咽。

長生老人和師娘也是知道他的心意,含笑舉杯,遙遙一碰,雙雙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師娘笑著說道:“我是你師娘,也跟親娘無異了。父母兒女之間,本就不需要這麽多的禮數。只要能求得你平安順遂,開心歡喜,我們就是付出再多,也還是覺得不夠的。你莫愁,也莫憂,師娘與你緣分未盡,可謂天長地久。有什麽話,日後再說,也是一樣的。”

孫向景聞言感動,又是淚水模糊了雙眼,聽見師娘說大家還有緣分,一時也是歡喜非常,連忙飲盡杯中之物,卻是香醇之中有著鹹澀,原是淚水劃入了口唇之中,給那美酒添了一份人情風味,叫人回味非常。

長生老人自從傳功證道之後,心境似乎是有了些許叫眾人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似乎是開朗了,也似乎是年輕了,眼下看著孫向景那個樣子,輕笑著說道:“天欲予之,汝便取之。一切都是緣分,也是命中注定,你不必多想,既然得到,好生使用就是。別傻站著了,快坐下吃吧!看你那副饞樣,又是流眼淚,又是流口水,又是感動,又是嘴饞,叫為師看著,實在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餓了就快吃罷,你師娘和師姐費了好大的功夫,可別辜負了。”

孫向景連忙坐下,也不敢動,眼看著師父和師娘紛紛舉箸,才敢跟著夾菜,饒是口水都快把自己喂飽了,還是細嚼慢咽,一應地禮數周全。清平夫人一旁看著暗暗點頭,又是直呼奇怪,實在想不到師父的內功還有這等效果,生生將原本毛躁的師弟打磨得溫文爾雅,又是不失天真可愛,實在神奇玄妙,自己也是對地仙境界的內功修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陳風崇這下開始表現出他宴中清客的作用,端起一杯酒,敬向長生老人道:“師父此番證道,似乎是有了不小的收獲,原來您不信命,不說命,就是因果循環一類,也是十分避諱。到得今時今日,卻也口稱天命起來,弟子不解,還請師父指點迷津。”

長生老人嘿嘿一笑,朝著陳風崇說道:“你是個牙尖嘴利的,可惜道理有些不通。你說為師不信命,不說命,那是‘宿命’,乃是講究一個前緣注定,萬事無悔;為師如今所說的,乃是‘天命’,是緣分,是因果,是眾生糾纏,是心念外顯。你只聽‘天命難為’,卻不想‘人定勝天’,一切種種定數,不是天定,不是人定,而是事中的你我心意而定。心念既定,便是‘注定’,卻是與宿命之說不同。一飲一啄,具有因果緣分。你還年輕,是不懂得的。”

陳風崇原本只是想與師父搭話,不料一時卻聽到了這般深刻的道理,一時也是有些發愣,仔細想了半天,才張口結舌地將杯中的酒倒進嘴裏,嘴卻是合不上,還在震驚之中,任由著溫熱的酒水混著口水,流了一身,就像是中風了一般,叫眾人看著好笑。

清平夫人和孫向景對長生老人的話語也是頗有感觸,一時思索,一旁的師娘卻是笑了一聲,說道:“什麽‘天命’。你可曾聽過,‘守法朝朝憂悶,強梁夜夜歡歌。損人利己騎馬騾,正直公平挨餓。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兒多。[*]’這也是你的‘人定勝天’,‘因果緣分’麽?”

長生老人自己滿上了一杯酒,笑著說道:“我可不曾聽過,也不可能聽過。不過你這話倒也有理,只是看得不夠長遠。你只見他夜夜歡歌,卻不見他雞犬不寧;只見他高頭大馬,卻不知身處泥淖;饒是他兒女成群,也難保男盜女娼。卻是家中門風如此,泥潭中養不出真龍來。又看那憂悶的總有開解之時,挨餓的還有友鄰相幫,瞎眼的自得一分清凈。這才叫‘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師娘一時愣住,倒不是為個中道理,而是長生老人最後這一句,原不是他所能說出的。帶著復雜神色看了長生老人一眼,師娘倒也是一時釋懷,嬌聲喊了聲“好”,舉杯滿飲。

幾名弟子更是個個目瞪口呆,卻不料師父師娘鬥嘴,都能鬥出這等道理來,一時只覺得高山仰止,對兩位倍覺深不可測。好半天,眾人也是回過神來,紛紛舉杯,個個叫好,俱是浮一大白,心胸之中無比舒暢。

饒是那彌勒教一手遮天,再是如何厲害,也要給他們看看,什麽叫“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