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望輝照空玄(第2/2頁)

皇帝自己又不在軍陣之中,一切兵丁歸根到底還不是窮苦百姓,就叫這些民間所來之人互相廝殺,拱衛皇室的權威統治,豈不快哉?

正是因為朝廷一直都有這等近乎無解的軍陣之法,武林中人才一直能與朝廷維持一個相安無事的狀態。其實近數十年來,天下太平,哪裏會需要禁軍與武林人士相互廝殺,這等軍陣其實也有數十年不曾重現人間。只是這一次眾文官決意剿滅武林,其實也就是朝廷的意志,又得到了彌勒教的幫助改進,一應軍陣對武林中人的殺傷力卻是增加了不少。

兩方大陣對抗,少林一方倒是勉強還能維持不落下風。奈何少林的和尚就這麽多,縱是有精妙無比的金剛胎藏大陣,也難以徹底對抗幾近無窮無盡的朝廷禁軍,還是有不少禁軍兵丁繞過了少林的和尚,殺向了其余各門派的眾人。

而在這之中,彌勒教一邊的望輝長老則是死死盯住了空玄方丈,趁著空玄方丈指揮眾僧人的間隙,一時禦使起太玄一門秘傳的無上輕功,駕著一股陰風就朝著空玄方丈殺來。空玄方丈身為地仙級別,活菩薩果位,又怎會被望輝長老一時偷襲成功,遠在數丈之外便運起了自身功力,大袖一甩就是一道陽和真氣朝著望輝長老的陰風扇去,隨即自己也是提起身形,運起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鷹翼功,朝著望輝長老迎去。

這一次兩位地仙對抗,就不似先前清平坊中長生老人和望輝長老動手那般有所收斂。兩位高人俱是內勁運轉在周身附近一丈,一拳一掌之間更是無盡真氣流轉四射,再不能顧及在場眾人,乃是真實不虛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原本之前那一次,就是因為有彌勒教眾人在場,又是因為長生老人對力道的掌控實在太過驚人,牽引著望輝長老難以全力出手。而如今在這廣闊戰場之中,兩位高人算是再無顧忌,自然也是全力出手,卻不是考慮什麽慈悲真意的時候。

望輝長老出身自太玄教,接受的乃是一本《太玄往事錄》的武道傳承,其中一切種種武功,多是以手段詭異,變化多端見長。原本太玄祖師所傳下的道統,雖是包羅萬千,卻終歸是蘊含在一道劍法之中,以一套長生劍法演化種種大道,包容天地宇宙都在一劍之中。太玄教自從前朝破滅之後,道統遺失,傳承斷絕,鎮教聖典《太玄經注》落入了長生老人手中,教中再無人能修煉出完整的長生劍法。饒是後來彌勒教主得到了太玄祖師佩劍,卻也是徒有劍招,缺乏心法,更無道理蘊含其中,故而彌勒教中也無人專心修行長生劍法。

望輝長老懂得變通,卻是從《太玄往事錄》中尋出了一門蘊含三才變化的掌法,自稱作“月華神掌”,也是對應他“望輝”的長老之職。這月華神掌雖不是太玄祖師親自創出,倒也是蘊含了祖師的許多道理,一應的招式、心法和法理俱是完備自洽,又是變化多端,威力驚人。若不是當時長生老人手持苗人蠱師的世傳神器,巫月神刀,只怕望輝長老憑著這一手神掌,也能拖住長生老人許久,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來。

相比起望輝長老,空玄方丈這邊修行的武道就簡單了許多。他自幼在少林長大,學習一應佛法武道,因著悟性驚人,佛心天生,十幾歲的年紀就被少林高僧看重,親自收入門墻座下,將少林根本大法《易筋經》傳授於他。後來他更是前往南少林學習多年,又是將一本《洗髓經》也熟讀練習,自此整個人易筋洗髓,脫去了肉體凡胎,不過三十歲就成就了菩薩果位,修煉有七十二絕技中的六十四門,除了“鷹抓功”、“斬魔劍”、“五毒追砂掌”等八門玄功與他本身佛性不合之外,其余六十四門絕技俱是精通,武道高深,寺中除了三位前輩師叔,再無敵手。

兩位高人一時對在一處,望輝長老的月華神掌威力驚人,空玄方丈的絕技則是不落下風;望輝長老一邊招式變化多端,空玄方丈這邊也有諸多絕技一一應對。兩人你來我往,不知不覺就打到了禁軍隊伍之中,一時又是叫一眾禁軍吃了莫大的苦頭,只覺得身子周圍氣勁亂飛,真是沾著即死,碰到就亡,偏偏又看不見兩位高人何在,一時也難以應對,想躲都無處可躲,死傷自然慘重。

而太和真人這邊,眼看著彌勒教打進場來,也是知道今日之事只怕難以善了,一時之間亦是吩咐門下眾弟子和眾師兄弟擺出真武蕩魔劍陣,迎擊彌勒教和朝廷的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