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群雄激憤青(第2/3頁)

要是放在平時,這些人被欺負了也就被欺負了。自古窮不與富鬥,民不與官爭,進城的時候被城門官多說兩句,難不成還真要仗著武功,將他的頭顱扭下來下酒不成?只是今日這等環境,卻是一眾中原武林人士齊聚,不說全天下的練武之人都在這裏,至少各門各派的精英人物都在此處。那少林空玄方丈又是前輩中最為德高望重的一位,地位幾乎可以與神仙一般的長生老人相媲美。他老人家為此大事考慮,百般容忍,怎奈何這副官真是攝心術根植,失了正常心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許多。

眾人雖是容忍,卻也不是泥巴和水捏成的。饒是空玄方丈那等修為,這下也是覺得有些為難,臉色不甚好看,更是叫得身後眾人看著又是委屈,又是難受。都不說彌勒教如何把握這群武林人的心思,就是隨便一個讀書人站在這裏,聽那副官一嘴一個“亂臣賊子”,張口閉口的“罪不容誅”,只怕也是要生出火氣,要與這副官好生理論一番的。

江湖中人的道理就是拳腳兵刃,所謂講道理就是三拳兩腳,一刀一槍。這副官到得此時,徹底激怒了空玄方丈身後的一眾武林中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尚能忍道士也不能忍。就聽那崆峒弟子一聲“放肆”喝出,隨即只見其身形一動,空玄方丈再覺得不好,伸手也已經是晚了。只見那年輕道士兩手空空,整個人飛在半懸空中,周身運起氣勁,一掌隱約有著青玉一般地光澤,當即握掌成拳,直直朝著那副官面門打去。

空玄方丈在後面看得心急,知道今日之事不甚簡單,只怕背後有著莫大誤會。一旦自己這方的人對著公差動手,今日之後卻是再不占理,只怕還有諸多麻煩。這老和尚雖然佛性高深,心性也是極好,但也不是那等迂腐和尚,知道朝廷天下的事情規律,原本出來講和,就是為了以後有機會將事情扳回一城,免動幹戈。奈何那副官真是鬼迷心竅,又是百般激怒眾人,和尚還沒動手,一個崆峒道士便殺了出去。

原本按照空玄方丈的修為,隔空運起氣勁倒也能將那小道士抓將回來,只是空玄方丈還未來得及擡手,就看見那邊兵丁之中,已有幾人豎起了長槍。若是自己一運氣勁,將小道士拉住,只怕數十杠長槍就要乘機貫穿小道士的身子,叫他慘死當場,自己卻是不好與一眾道門同道交代。

空玄方丈倒也是果決人物,不是婆媽和尚,原本出家之前就是亂世中的孤兒,天生的一點狠勁還是一直被佛性鎮壓著。眼看著崆峒小道士要在亂軍之中吃虧,空玄方丈也知道今日事已不可為。幹脆一咬牙,一狠心,一副寬大袍袖就朝著一眾禁軍襲去。

老和尚此舉不為傷人,只是為了給小道士提供一點援助。一袖子甩出,先是將那身懷武功的禁軍首領掃向自己一邊,伸手將其肩頭按住,叫他不得輕易妄動;隨後衣袖氣勁不減,帶著無窮內勁,將那禁軍副官身後數十名手持長槍的親衛一時掃遠,令其橫七豎八地躺了一地,又是一時不能威脅到小道士的安危。

那副官原本仗著自己身後還有親衛,卻見那空玄方丈一反常態,主動出手,心中頓時暗叫不好,也不知這老和尚受了什麽刺激,竟是一時性情大變。還不等他反應過來,便見視野中一個青玉顏色的拳頭由小變大,瞬間漲滿了整個視野,隨即便是覺得眼前一黑,鼻子一酸,卻是被小道士一拳打在了鼻梁骨上,整個人登時再也站立不住,“哎喲”一聲悶哼軟倒,捂住臉的兩手之間都有鮮血汩汩流出,一時滴在地上。

江湖人打架,從來與市井破皮無賴不同,還是有一些規矩需要遵守。像是“打人不打臉”的老話,大家多少還是遵守許多,兩位高手對陣甚少見往臉上招呼的手段。其余像是什麽窩心拳,撩陰腿之類的,更是尋常打鬥中的大忌,用起來即是狠毒太過,也是不似高手風範,實在沒有多少人會選擇這等招式用出。

也是怪這副官鬼迷心竅,實在是激怒了在場眾人,就算不是這小道士心性修為差先跳出來,後面也有更多更高的高手,摩拳擦掌地等著教訓他一頓。小道士出手自然是含著憤恨,一雙眼睛都是瞪得赤紅,哪裏還會管什麽江湖規矩,暗含內勁的一拳將那副官鼻梁打斷之後,落地就是幾腳,下下朝著副官下腹兩腿之間攻去。

也是小道士先前一躍而出,還在空中之時就看見了副官身後豎起的幾杆大槍,要不是空玄方丈出手相助,只怕自己現在已經渾身是洞地僵冷在了當場。懷著無盡的後怕以及憤恨,小道士下手自然是毫無輕重,招招朝著要害而去。

活該這副官倒黴,這崆峒小道士的師父和太和真人,原是一般地出處,都是市井出身,又不如太和真人那般養道存真,平日裏就是戾氣極重,教出來的徒弟自然也是個魔星一般地存在。饒是副官身著完整甲胄,又怎能奈何小道士招式之中暗含的內勁真氣,不多時便被打得滾地求饒,兩腿之間隱約又血水滲出,看得周圍眾人一陣背後發涼,胯下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