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眾人討論時(第2/2頁)

諸位掌門主事一時討論,只得先通知眾人在此廣場之中等候,待諸位掌門主事有了結果之後再作商議,屆時是否需要選舉武林盟主,如何選舉等等事情再作商量。

眾人一時回到寺中,到了少林一處空置偏殿之內。這處偏殿原本就是留出來給高僧禪定閉關只用,十分廣闊,又是安靜偏僻,倒也能將數十人輕松容納其中。

徐方旭和孫向景作為長生老人一脈的代言人,加上太和真人和丐幫一方的保薦,倒也能與眾人一起,列席諸掌門主事之中,旁聽大家討論。只是徐方旭實在擔心眾人齊聚一處,又遇到上次彌勒教在南少林所做之事,一時十分警惕,進門之後先由孫向景檢驗了屋中各處,直到一切無虞才放心下來。

眾人雖然自持神功在身,不懼彌勒教宵小手段,不過因為知道孫向景是侗人蠱婆杏妹的傳人,一時也是由他檢驗,畢竟多一重保險也是好的,倒也沒有阻攔。

眾人一時坐定,孫向景環顧一圈,頓時覺得好笑,原來這偏殿靜室之中眾人,與當年壽州太玄教事情之時相差無幾,只是當時各派掌門都未親身參與,能夠主事的人倒是個個都看著眼熟。眾人環顧四下觀瞧,也是覺得天意使然,一時也就不再多說,開始討論起這武林盟主的事情來。

王屋一脈的老道士最先站了出來,說道:“當今之計,若能選出一位武林盟主,未嘗不是中原武林之幸事。不僅彌勒教內憂困擾中原武林,北遼和西夏的大軍也是在集結之中。若是兩國一時發兵,我等武林中人自然也要齊齊出手救國,此番卻是不能同先前一般,再叫門中弟子投入朝廷之中。否則朝廷日益興盛,我道逐漸削弱,此消彼長之下,江湖還如何挾制廟堂?趙禎小子仁厚,治理天下自然一切順遂,誰又能保證今後不出昏君暴君,置天下百姓於倒懸之境呢?”

王屋掌門這句話一出,在場眾人都是點頭稱是。原本這等話語是在各門派掌門之中秘傳,江湖存在的真正作用和責任也是只有一門之中的主要人物才能知曉。不過在場眾人都是不是一般弟子,都是對此事了解得清楚分明,這也就是為何眾掌門主事不能再弟子們面前討論此事的原因。

空玄方丈對王屋掌門的話語也是十分認同,說道:“按照亙古傳下來的規矩,我等門中弟子一旦投身朝廷,便再不能返回門派之中,等於被逐出師門。數十年前澶淵之戰,少林就是應為有許多弟子不願還俗,包括老衲在內的練武弟子都不曾參與其中,才叫遼國堪堪擊敗大宋,定立合約,確實大宋吃虧。”

西北一個用刀門派地掌門也是開口說道:“正是!而且我們的弟子投身朝廷的,往往都是有大胸襟,大智慧,大舍棄之人,留在門派之中大有可為!一旦他們投身朝廷,雖不至於轉頭對付師門,卻也是憑空給朝廷增添了實力,叫我等門派空虛,無人可用!我們小門小戶,沒什麽武道傳承,有一個弟子投身朝廷,相當於整個門派地傳授都落入了朝廷之中!長次以往,中原武林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