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盛會召開日(第2/2頁)

這件事情,一眾前輩高人多少也是知道。雖然不知道龐太師為何要替武林中人開脫,不過其對彌勒教的態度都是有了極大的轉變。許是先前西寧一事之上,彌勒教的所作所為叫龐太師十分不滿,未能給北少林造成重大影響也是眾人能夠援助西寧的一個關鍵原因。對龐太師這種人來說,他在朝中的身份地位其實已然無雙,只要他不起其他心思,專心穩固手中權勢也能顯赫一身。對龐太師來說,或許彌勒教已經不夠聽話,也不夠有用,又是把握有他的把柄,太師也要好生警告提醒他們一番。

其實實施情況也正如一眾武林人士所預料,龐太師的確是對彌勒教起了忌憚的心思,也是因為最近以來彌勒教行事愈發過火,很多時候已經不再是出於朝廷允許的範圍之內。加上自從西寧一事之後,彌勒教在西北未能收獲預料之中的好處,對龐太師一方也是頗有微詞,漸漸有了與其他派系合作的征兆。加上幾次彌勒教與龐太師合作,都是將龐太師瞞在鼓裏,直到事情結束才與太師解釋一二,龐太師對這種不聽話的狗還是有些不滿,又是擔心其泄露自身機密,這才在朝堂上幾番提起彌勒教之事,想要引起趙禎的注意。

只可惜趙禎雖然年輕,卻是十分精通權術,深知“平衡”的重要之處。龐太師與彌勒教有所勾連,趙禎未必不知,只是不多幹涉,嚴密注視就是。如今龐太師提出要整頓彌勒教,正好說明了兩邊起了沖突,卻真實趙禎用來權衡雙方的一個籌碼,有怎麽會輕易同意龐太師的訴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對趙禎來說,一切不過是他維護趙氏統治的棋子工具,至於誰忠誰奸,古來皇帝從不在乎,只要有用,都是好臣子,好百姓。

一眾武林人中,能理解帝王心術的不說沒有,也絕對不是很多,故而眾人一時只知道朝廷那邊只怕是靠不住,多余的地方確實難以想到。

而眾人若是合力鏟除彌勒教,其實也可以借助朝廷的幫助。彌勒教畢竟是一個邪教,放任不管遲早會成為禍患。若是眾人能一舉將彌勒教大部分主要勢力鏟除,剩下的百姓之類自然會有朝廷教化宣導,定不會叫他們繼續深陷邪教,卻也是為了天下太平。邪教為了籠絡人心,總會有許多與正道不同之處,其中種種掌控百姓的手段,一旦失去了邪教的管理,一些信教入魔的百信卻也是十分危險,往往會做出一些叫人難以理解的詭異事情來。

而如果眾人要對付彌勒教,最大的困難就是找到彌勒教的老巢所在。對這種邪教來說,少了幾個香堂根本無傷大雅,甚至只要首腦人物還在,他們都能再次拉起邪教出來,只要天下還有百姓,只要天下百姓不是個個安居樂業,甚至只要天下百姓還有一個人害怕生老病死,彌勒教就有翻身再來的機會,卻是不怕一時失利。正如他們當時可以果斷放棄太玄教一般,放棄幾個香堂自然也不是什麽大事。

故而剿滅彌勒教的重點就放在了尋找彌勒教高層之上。而那彌勒教主行蹤詭異,神龍見首不見尾,從來不在公開場合露面,上次若不是南少林一事中他們穩操勝券,只怕眾人連彌勒教主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而且縱是南少林時見到了彌勒教主,誰又能肯定那人就是真貨?誰又能肯定彌勒教主背後沒有隱藏的高人?

談論了怕是有一個多時辰,場中一時又是陷入了死循環之中,也是沒有一個對付彌勒教的好法子。其實當今武林的勢力,真實不虛地是近百年來一個最為強盛的巔峰,真要能齊心協力,未嘗不能對付小小一個彌勒教。只是眾門派經歷了唐末亂世,經歷了五代十國,經歷了太祖開天辟地,已然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被朝廷分化了許多,不再如唐末太玄教作亂時那般團結一心,倒也真是因為大宋還未到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

眼看著眾人一時討論無果,這邊的一眾大門派前輩也是互相商議。

許久之後,太和真人忽然站了出來,對一眾掌門高人說道:“說一千,道一萬,歸根到底還是大家心不在一條線上。說從江南開始清查,江南門派說江南人多地廣,不好下手;說先從京兆動手,京兆門派又說那邊人手不夠。歸根到底,大家都是怕彌勒教一時反攻,先行折損了自家的勢力。若是這般,我看我們還不如先想辦法將大家凝成一股,到時候兵往一處打,勁往一處使,誰也別當心自家山門,屆時自有一眾武林同道為你守護,豈不更好?”

眾人一時沉默,太和真人的話說得簡單,真正操作起來卻是萬分困難。不說各門派之間相互獨立,萬萬不可能接受別人的安排;就是眾人同意,誰又能來統領各門各派,做到大家心服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