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再見太和者(第2/2頁)

太和真人看著弟子這般模樣,也是滿意一笑。他之前旁敲側擊,提起清平夫人的武道進展,就是為了刺激著弟子發奮圖強。始終還是同齡人的鄙視打擊更有效些,孫向景說得話卻是要比太和真人有用。看著沖玄子道士這般樣子,想必也是大受打擊,今後應該能夠改過自新。

其實道門之中,雖有戒律,卻不是十分森嚴,講究一個清靜無為,其實並不十分抵觸俗世之事。只是真正能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人物實在太少,依著沖玄子的道心卻是還難以駕馭個中厲害。雖然沖玄子道士自己以為隱藏的好,太和真人還是知道他對酒肉美色都是割舍不下,前不久從山門中搜檢出來的一眾違禁之物裏面,只怕有不少東西都是經過沖玄子道士的手流入的。

原本太和真人不管這些事情,也是知道以著自己這弟子的根骨,再有個幾年就能大徹大悟,也是符合道家一個放下的心念,更好地在道理上邁出結實一步。所謂“不曾拿起,何來放下”,這等道理真如佛家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親身經歷無盡紅塵欲海而頓悟脫出卻是最好。

只是如今彌勒教蠢蠢欲動,這天下眼看著就要亂成一團。沖玄子道士的武功在太平盛世自然是不錯,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只怕還是有些不夠看。他又不是尋常百姓,只要國家不完,日子都能掙紮著過下去,一旦彌勒教真正舉動,只怕江湖亂世之中,誰也不能妄言保全自身。因著這個原因,太和真人才要叫沖玄子道士有些緊迫感,叫他好生修煉,盡早結束如今這等不羈行徑才好。

太和真人的考慮,和長生老人為孫向景鋪路卻是如出一轍,都是遇見到了將來的亂局,要想方設法為弟子們做好打算,一應種種,都是十分要緊,絲毫不能馬虎。

沖玄子道士至此已經決定改過自新,只是始終不是自己頓悟,或許短時間內有效,塵世間種種對他的吸引卻是依舊存在,這些就只能靠著他自己先熬過這一場即將到來的風雨,今後再仔細打磨清楚了。

聽聞孫向景已然同惠博文一般考取了功名,太和真人也是撚須點頭,心中暗知長生老人的打算,卻是不願叫孫向景攙和此事之中,只盼他今後或能躲過這場大劫,脫離武林人之身份,待得事態完全平息之後再做打算,卻是與自己給惠博文鋪的道路也是一樣。

太和真人和長生老人都是一代宗師,武道高明之外還有一應的道家知識,俱是通玄之輩,所謂“觀一葉落而知秋”,卻是自西寧之事後便知道了事情發展只怕不好,都是有些準備。這等預見準備,各大門派之中只怕都有,只是大家一時不能將事情完全說透,多少還是有些顧忌,這才一面準備著武林大會對抗敵人,一面留下後手。

眾人在這邊相談,一時又是聽見屋外傳來一聲大叫道:“師弟!你果然到了!師兄來看你了!”說著話,就覺得一股惡臭腥風撲面而來,那老叫花子背著那根鐵棍,一時闖入屋中。

經過了之前西寧城的事情,孫向景跟這老叫花子熟稔了不少,已然認可了這個便宜師兄,自然也是歡呼著上去一把摟住老叫花子,跟他說話,倒是叫老叫花子有些受寵若驚,一時又是十分激動高興,話都有些說不利索,卻是頗有喜從天降的感覺。

原本老叫花子武功通玄,只不過是在壽州時不慎中了孫向景的攝心術,作為試驗品,將他當作了自己的師弟。本來靠著老叫花子的修為,強行扭轉自己的這一念頭也不是十分困難。只是他自己孤苦多年,一時也是心軟,想著世間有個親人也是極好,便也將錯就錯地認下了孫向景。

自那日起,老叫花子對孫向景是多方照顧,如今總算也是有了回報,這莫名而來的師弟與自己真真有了感情,竟能不顧自己一身惡臭,坦然上來與自己摟肩搭背,卻是實在叫老叫花子感動。他們叫花子沒有家人親戚,武功也是由傳功長老以及其下的弟子傳授,也沒有師門。如今人世間多了一個牽掛自己的人,老叫花子頓有“此生足矣”的感覺,眼眶都是有些濕潤。

“唉……也不是是你的緣法,還是你命裏的死劫!太過牽掛,往往不是什麽好事;懂得放手,或許對你們大家都好!”

話語聲在屋中驟然響起,眾人都是一驚,特別太和真人,卻是完全沒有發現有任何人進入此間。眾人隨著聲音來源看去,卻見那丐幫幫主翹著二郎腿躺在屋中的青石板上,一手扣著鼻子,嘴裏輕輕說出方才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