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東來一時厄(第2/2頁)

陳同光已然知曉結果,卻是不甘心叫西寧一城百姓莫名其妙地死在戰火之中,當即傳下虎符將令,叫城外大營即刻開拔,優先將一應糧草運進西寧城中;所有軍士,盡量駐防西寧,因著力敵一時不能,他卻是決定死守。

將令傳下,大軍即刻開拔。不過半天功夫,軍營中一應糧草軍械都是撤進了西寧城中,受到嚴密保護。因怕奸細混入,毀去糧草,陳風崇派孫向景鎮守一應糧草軍械,與數千名軍士一起,護衛西寧城最後的一線希望。

西寧駐軍,不過有七千余人,就算臨時征召,將城中一切戰力動員起來,所得不過一萬有余。而西夏此番前來的大軍,至少也有萬人,又是百戰驍勇之士,中間不乏優秀騎兵,遠距離對戰能以一敵五,實在不是西寧現有兵力所能抵抗。

陳同光原本可以與西夏大軍死磕一場,勝負倒也還在兩可未知,頂多是將七千余正規軍全部送上戰場,以二換一拼掉西夏人部分軍隊,或也有一線生機。只是若他這般行事,就是將西寧的一城百姓置於生死兩可的境地,一旦戰局稍有不慎,西夏大軍就會毫無阻攔地將西寧城夷為平地,屠戮城中百姓,毀去城池。

要說陳同光是腐儒,其實並不恰當。得知消息之初,其實他仔細考慮過棄城退守的法子。只是這樣一來,一者有違他的內心觀念,二者,這駐軍之中其實有不少西寧當地百姓。一旦棄城,駐軍難免情緒激蕩,或會發生嘩變,一旦變故發生,更是自尋麻煩,只怕頃刻之間,整個西寧城就會化作焦土,都不用西夏大軍攻打。

多番考慮之後,陳同光還是決定守城。這等舉措,對戰事最為有力,卻是幾乎斷送了陳同光自己的一切生機,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將自己與西寧百姓綁在了一輛戰車之上。

陳風崇對父親的決定毫無疑義,也深知如今這等情況之下,唯有守城一途,還有些許生機。他也不曾起了帶走陳同光的心思,也實在是知道如今事情危急,加之自己勉強也在決策之位上,倍覺一城性命之沉重,也不能做出棄城舉動。

申時過去,整個駐軍大營都是搬進了西寧城中,城裏已然戒嚴,四門封閉,開始宵禁,重兵巡邏,嚴陣以待。

因著實在擔心孫向景的安慰,陳風崇將他支去了糧草倉庫那邊,這差事明裏要緊,實則最為安全,守在糧草重地,孫向景應該不會收到什麽威脅。至於陳風崇自己,則是跟隨在陳同光身邊,兩人踏上了城樓,遠遠望去。

數十裏外,火光沖天,兵馬齊動,卻是西夏大軍已然靠近,正在安營紮寨。

陳同光遠遠望著一片火海一般的西夏軍營,暗自在心中推算對方兵力,驚覺西夏此番來犯只怕不止萬人,照眼前這個情況,應該有兩三萬精兵。他一時又覺無盡淒涼絕望,強自忍住,轉頭對著陳風崇說道:“如今戰事當前,兩位少俠自有神功,不當隨老夫赴死,還請自行離開罷!”

陳風崇頭都不回,只看著遠處,也是心驚,嘴裏說道:“你在我在。”

陳同光一時感動,又是憤怒這小子怎的這般不識好歹,急急說道:“你要留下,我不攔你。但你那個師弟,大好年華,不該葬送此處。”

陳風崇沉默,又聽得身後風聲響動,知道是孫向景禦使輕功而來,只聽他怒聲喊道:“某長生老人門下,誓死守城,絕不離開半步!”

夜風中,孫向景還顯稚嫩的嗓音遠遠傳開,經久不散,回蕩在西寧城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