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奇香伴身畔(第2/2頁)

這塊奇香玉真也是事件罕見的奇物,渾然天成一塊,似乎不曾經過了人工雕琢,黑乎乎的,也不引入注意,只是佩戴之後,受體溫一激,總是散發出無盡清醒香氣,非木非石,非蘭非麝,總是叫人喜愛。而且這香玉神妙,越是佩戴之人體溫上升,汗液四溢之時,越是能發出香味,中和體味,又不顯得過分,正是適合陳風崇這等糙漢子攜帶,也幫他省了許多洗澡的時間。

前朝最得寵的那位貴妃,就是幾乎導致李唐王朝覆滅的玉環娘娘,傳聞便是腋下有著異味。這塊奇香玉也就是陳風崇多方打聽之後,從馬嵬坡附近起出。相傳那貴妃娘娘為著身上的異味,用盡了世間各種辦法,沉香粉用了不知多少,百花浴也不知洗了幾遭,甚至留下了所謂“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傳聞。不過歸根到底,還是仰仗了這塊奇香玉,才能在唐明皇身邊長青不朽,聖寵不衰,名副其實,真實不虛地差點“傾國傾城”。

孫向景自幼在長生老人和徐方旭的教導下閱讀古籍,熟知歷史,對楊玉環此人十分看不上眼,連帶著連寫下《長恨歌》的白樂天都十分不以為然,自然不願意要這貴妃遮掩狐臭的香玉,也就舍了。要不是那塊翡翠葉子實在可人,又是陳風崇百般辛苦尋來送他的禮物,他都幾乎要將那葉子也舍了,不願意沾染。

不過雖然香玉不曾到手,孫向景還是一直有著尋些合適自身香料的意思。畢竟是受了師娘這麽多年的故事熏陶毒害,他的腦海中已經將自己定位成了一個翩翩瀟灑的濁世公子,對身上有些臭男人味的事情確實萬難容忍的。

如今見了這麽許多的香料,孫向景自然要好好挑選一番。那買香料的胡人也是眼力極好的人物,一眼就看出這小孩兒身上所穿的一應衣物掛飾雖不起眼,卻都是蘇杭有名的繡房所出,寸許就要數位繡娘辛苦許久,最是昂貴不過的,自然也就知道好生招待,生怕放走了大主顧。

只是孫向景在胡人介紹下仔細挑選了解香料的同時,那胡人也聞見了孫向景身上一股十分清奇的異香。只覺得那香味十分淡雅,又萬分罕見,似是雷雨之後的清新花草香氣,渾然天成,毫無做作雕琢的感覺,叫他心癢好奇。想到這位公子恐怕不是自己得罪的起的,這胡人也不敢動了順手牽羊的心思,只得出言詳詢,又是好一番吹捧。

孫向景原本還在挑選香料,一時卻被胡人問起自身用的是什麽奇香,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暗罵這胡人不知是有什麽毛病,自己要是有他所說的那等奇香,又何苦來著路邊攤子上挑挑揀揀。不過胡人仔細一說,孫向景還是想起了腰間所配的那枚封神結。他倒也不怕胡人搗鬼,大大方方解下來給他看了。那胡人一看之下,大呼驚奇,又是愛不釋手,恨不得將全部身家換了這枚寶物。

孫向景自先前在渝州得了神秘神物賜予這封神結之後,一直掛在身邊,多受好處,只是不曾留意這東西的氣味。只是他自己不知,這封神結乃是人間不存的神物,自然神效非常,這幾個月時間裏已然為他換過了一次血氣,叫他周身自然帶有了雷擊花木的異香。只是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2]”,他自己聞不出香味,卻瞞不過這經營香料的胡人的鼻子。

不過經胡人一提醒,孫向景倒也就發現了這寶物的神奇,自是歡喜,也再不想買香料,只將這寶物要回,好生掛好,歡喜著蹦蹦跳跳地走了。留下那胡人在原地久久凝視,眼神中百念紛起,終於還是一一壓下,不敢造次,只覺得萬分遺憾,再看攤子上的龍涎檀木等物再不覺得喜愛,長嘆一聲,坐在地上發呆。

兩人最終還是在驛站碰頭。也不知陳風崇用了什麽法子,真弄來了兩匹看起來十分神駿的驛馬。只是此刻的陳風崇面色稍微有了些焦急,直叫孫向景趕快上馬趕路。孫向景還想著葡萄美酒,一時有些不高興,便出言詢問緣由。

只聽陳風崇急急說道:“聽聞軍中密報,李元昊最近似乎有大舉南侵之意,頗有舉動。我們得盡快上路,萬一遲了,只怕那老家夥難保周全!”

※※※

[*1] 唐,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2] 《孔子家語·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