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路遇刁民難(第2/2頁)

只是徐方旭自己這幾日卻是吃足了苦頭。他心緒飄散,思維難以集中,好幾次都是坐在馬背上發呆,任由馬兒自行前進,錯過了路口或是村莊,要麽迷路,要麽不得不露宿,也是一路十分艱難,受了不少折磨。

從長生老人的角度來說,徐方旭這一次出門,與其說是洗脫師門冤屈,不如說是他尋找本心的一次旅途。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徐方旭這些年讀懂的道理不少,為自己而遠行的時候卻是不多,前幾次都是為著孫向景,也該有這一次旅程。

徐方旭沿路邊想邊往前走,不知不覺又錯過了之前一位老農指點的路口,自己走得遠了,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村子,這才回過神來,又是好一通問路。

好在他自有些銀子,為人也是頗為和善,沿途多有人願意為他直路,這次也沒有遇見什麽太過麻煩的地方,請教了一位正在挖薺菜的老者,也就明白了路途,策馬前行。

只是這人世間的事情,總是有些說不清楚的。徐方旭的馬剛走到村口,路邊草叢之中便有一位垂垂老朽的老人躥出,橫著躺倒在馬前,攔住了他的去路,口中不斷痛呼呻吟,又是大聲呼喊,嚇了徐方旭一跳。

他這段時間總是不時發呆,也不曾留意先前的情況,只以為自己的馬匹撞上了老人,便連忙下馬攙扶老者,詢問情況。原本照著徐方旭的考慮,他的馬在村子裏速度倒也不快,比之常人走路也差不多;加上這馬是自家飼養訓練的,最是通曉人性不過,斷不會貿然撞了別人。這老者許是一時不察,又上了年紀,被馬一驚,失了分寸才倒在了地上。

只是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了徐方旭的意料,他剛走到老者面前將其扶起,便見了周圍不知何處冒出來一大群村民,手持農具利器,將他團團圍住,口中用生僻的地方話喊著什麽,大意是說徐方旭撞傷了老人,要他進行賠償。

徐方旭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怕是遇見了地痞無賴。他就在老人身邊,看那老者面色紅潤,並無什麽受了重傷的跡象,只是不住叫疼,又是就地打滾。

徐方旭只一愣,周圍的村民們便大膽上前來推搡。只是徐方旭這等修為的人,尋常人一般是難以近身的,加上他現在稍微有些發蒙,自身內勁卻是一時失了控制。只見那人推了徐方旭的臂膀兩下,不見他動,當即一拳朝著他的胸口打去,便覺得拳頭像是被什麽看不見的東西纏住,甫一碰到徐方旭的身子便招來了一股莫大的力道反擊,將自己震退幾步,手臂不住發麻。

眾人一見,更是叫得厲害,卻再不敢上前,只死死將徐方旭圍在正中,不讓他離開。

徐方旭眼下遇見師娘所說的“碰瓷兒”行徑,一時發蒙,思緒又是跑遠,想起了早年間師父曾經說起,某處老人與族中晚輩起了沖突,受了些委屈,自己一時想不開,回家尋了死路。老人的子女將族人告到了地方官那邊,那地方官卻死也不肯斷案,直被那老人家人不斷上告,丟了官職。徐方旭當時不懂那地方官的想法,長生老人說了一句叫他毛骨悚然的話語道:“若是那地方官判罰了年輕後生,只怕數年之內,整個村子的老人都要死絕了。”

徐方旭眼下遇到這等困局,心中又是想起先前這個叫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一時內心糾結,又不知如何是好。原本以著他的武功,這村子裏所有青壯圍上來也套不來好,他自能脫身前去;只是他現在難以確定老者是否為馬匹所傷,又被人攔著不能上前診治,一應的語言又溝通不暢,倒是一時兩難。

雖然聽這些人的話語,張嘴閉嘴只要銀錢,完全無視徐方旭說自己頗通醫術,願意先救老人的話語,只是不住逼近;但是畢竟徐方旭不是孫向景,實在做不出那等忍無可忍殺人滅口的舉動,還是強自克制自己,又是好一番糾纏。

※※※

[*] 左宏元《清明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