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夜有不速客(第2/2頁)

西寧城與開封府相隔何止千裏,所幸也有一條渭水溝通,眾人從開封府官道水運出發,沿途經過京兆府,再過秦州之後,先去蘭州城見了莫之代,便能一路前往西寧城。

陳同光遠離朝廷日久,雖然也有邸報官文閱讀,了解天下大事,卻始終不能清楚深刻地看清如今朝中的局勢。大宋黨爭嚴重,到了趙禎這個時候更是演的愈發厲害,比之先皇真宗皇帝那會兒更叫人看不清楚。陳同光在京數日,已有不少派系的官員前來拜謁,或明或暗,都是給予了不少好處,更許諾了光明未來。

陳同光為人正直,雖是一個武將,朝政上卻是像個讀書的儒生一般,十分認死理,倒不曾與這些人又太多的來往,更不用說答應他們的要求。不過畢竟是當了幾年官,又經歷了大風大浪的人物,陳同光還是與一般的腐儒不同。雖然他不曾加入了哪一個派系,但是對上門的一眾文官還是十分禮待,他人送來的東西也一應守下,倒是叫京中的文官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龐吉太師那邊,自從陳同光返京那日,兩人不歡而散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動靜,倒是一時也風平浪靜,其下暗流湧動。只是陳同光深知龐吉的厲害,也不敢掉以輕心。他一早聽聞蘭州駐將莫之代是龐吉太師的得意門生,此番重新啟用自己,與他也有著莫大的關聯。雖然是龐吉門生,不過因著兩人都是邊防諸君,陳同光還是不得不先去蘭州城見一見這位年輕的莫之代,全了禮數,也好將來有相求的時候不會太過突兀。

車馬兼程的,又是官路好走,陳同光半月之後也就到了蘭州城外。

莫之代一早收到了消息,倒也十分禮敬,派遣大隊人馬將陳同光接入了軍營之中,一應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一日,口尊前輩,倒是將自己的地位放得極低。

雖然說陳同光只是個五品的將軍,莫之代被責罰降職之後依舊四品,而且還是在樞密院待過的人,又有龐太師這棵大樹可靠,但是小輩對長輩的禮待還是十足,絲毫不曾懈怠,也是不落與他人口實,又是維護太師一系的臉面。加上大宋一朝重職不重品,陳同光眼下正得了趙禎的歡心喜愛,莫之代倒也不敢怠慢。

陳同光一見那莫之代,心中便是一驚。只見那莫之代年輕才俊,氣勢十足,身上又像是懷有不俗的武功,舉手擡足之間都有氣息隨之轉動,給人一種莫名的壓力。陳同光不休武道,但也聽說過武道修煉的一些道理,深知這莫之代深不可測,卻是十分不好對付。

兩人都是駐將,一時相見自然要好生交談一番。只是莫之代言語間滴水不漏,既說明了如今邊境與西夏交戰的情況,對具體的機密軍情又絲毫不曾泄露,牢牢把握在手中,又叫陳同光對他刮目相看,同時愈發警惕。

他自是混跡官場多年的人物,雖然是個武將,卻不是個莽夫,察言觀色倒也還算犀利。只是這莫之代將一切都隱藏地十分周密,陳同光一時也摸不透他的底細;又聽其言語間多有最近戰事吃緊,若是驟然有了什麽變故,一時也不好援助的意思,更是叫陳同光警惕非常。

陳同光自知此番去往西寧任職,多少會受到龐太師的為難,卻不想這蘭州守將莫之代也是這般厲害,看樣子絲毫沒有援助的意思,卻還能將話說得滴水不漏,也是個難得的人物。

兩人暗地裏幾次交鋒,面子上卻是賓主盡歡。因著自從先前西寧守將戰死之後,那邊的軍務是由莫之代這邊的一個副官代任,也是龐太師的門生。莫之代留著陳同光在蘭州住了一日,也就說皇命不可耽誤,派人沿途送著陳同光去了西寧,順便召回自家的副官,將軍權交回陳同光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