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問詢皆驚然(第2/2頁)

不過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事情,不敢長生老人修為已近通玄,隱隱也有感應,只聽見門子來報就已經覺得十分不妥,連忙請了那位武僧進來。

一眾弟子都在,再加上長生老人與南少林的關系極好,他也就沒有設在大堂招呼武僧,而是在自家庭院中招待,一來不顯得拘束,而來也是對出家人的一種尊重,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用世俗禮節束縛了他們。

那武僧一進來,朝著長生老人納頭就拜,卻也是因為老人曾有恩於南少林,又是長輩,磕個頭倒也說得過去。長生老人連忙虛扶武僧,請他起來,問他大老遠的趕來,是否有什麽要緊事要說。

那武僧小心掏出了懷中的書信,雙手奉給長生老人,說道:“空戒方丈已經親自修書一封給前輩,請前輩先看。弟子笨嘴拙舌,怕是說不清楚。前輩看完書信之後若還有疑問,弟子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長生老人點點頭,倒也覺得這武僧十分明理,有通曉人情世故,看著也比較面善,只怕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

展開書信一看,長生老人頓時皺起了眉頭。他這次的反應倒是沒有上次清平夫人來信說繡帛事情時大,不過眾弟子還是覺得只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都是看向了他,師娘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看著長生老人。

老人看了半天信,點了點頭道:“竟是出了這等事情,我卻不知。你放心,此事與我一門都無幹系瓜葛,若是需要,我親自去一趟就是,也順便為空戒方丈診治一番。”

武僧又是感謝,這會兒下人奉上了茶水,師娘忙說道:“這茶碗是嶄新不曾用過的,水壺之類一時一應的純素,請師父放心飲茶,還請坐下歇息片刻。”卻是應著眾人之前一心在書信之上,竟是忘了招待這武僧,還好下人通曉,倒是一應地提前準備好了。

那武僧又謝,端過茶碗來咕咚咕咚兩頭遍喝了個底朝天,也是全程趕路辛苦,出家人在外又沒有多少銀錢,都是十分節約樸素,這下真是渴壞了。

長生老人家的下人,都是受過清平夫人所謂額“服務意識培訓”,一應眼力都是極好,反應也快,也是清平夫人管得寬松,他們很多時候都能自己做主,倒是不怕責罵。先前這武僧進門的時候,就有下人看他大高個,一身汗,一碗茶水肯定不夠,早已預先備下,這下馬上便上了第二碗,還跟著一些純素的點心;那邊廚房打聽到武僧的馬已經累得不行,一時走不了,更是已經開始準備嚴格的素齋;那邊客房甚至都已經按著武僧的身量,開始收拾一間大床素雅的房間,還尋了基本長生老人的普通佛經擺在其中,這下已經燃起檀香在熏了。

這才是為什麽大家都喜歡到山莊裏玩耍留宿,就是惠博文也經常過來住著,卻是喜歡長生老人這邊勝過了師兄師姐,就是因為他這邊的下人實在是招呼的太周到,太舒服了。

這邊幾人也是問長生老人發生了什麽,長生老人倒也不瞞他們,如實說了。

眾人一時震驚,卻不曾想到發生了這種事情,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圈套”,紛紛追問那武僧具體細節,卻是十分擔心此事。

那武僧也是早年得了長生老人的指點,一直想要報恩。雖然說出家人四大皆空,但“出家”後面倒也還有一個“人”字,卻是也有那等重情重義的人物,知恩圖報。既然眾人問起,武僧便將空聞師叔暴斃的現場情況大概描述了一遍,畢竟他沒有參與搜檢,有些具體情況卻是不太清楚。

武僧說得情況,空戒方丈倒也在書信中寫明了,長生老人對照了一下,情況也應該確實是那般。

只是武僧說罷了空聞師叔的慘死,又說起了二月初青城山發生的那件事情,又將寺中流傳的流言也都說了,卻是因為不知道什麽信息有用,幹脆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餿說了出來。

長生老人一聽說青城山還出了一樁命案,頓時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