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曲罷善才服(第2/2頁)

屏風撤去,善才也懷抱琵琶,起身向著眾人行禮。龐太師在一旁為她解釋了聾啞之事,諸位大人也覺得十分可惜,愈發欣賞。

那位善才也是十分典雅高貴的姿態,雖口不能言,也看十分善於看諸人的眼光,一時打起手勢,令旁邊一人上前。旁邊那人是服侍她多年的丫鬟,生的也水靈,心思也活絡,從善才手勢之中便知曉了她的意思,上前向諸位達官顯貴行禮說道:“多謝諸位老爺的擡愛。我家善才口不能言,不能親自感激諸位,由小奴代言些許。”

眾人見這丫鬟落落大方,在一眾達官顯貴面前也不顯羞怯,愈發看重這位善才,又覺得她調教有方,都是起了請她到自家府上演奏的心思。

龐太師見眾人這般賞識這位善才,也是高興,又命人打賞許多,打發這藝人下去了。

善才立場,龐太師卻不再提此番飲宴的主題,又是幾輪酒之後,便好生送了眾人離去,只留下了幾名門生弟子。

原來先前龐太師說起這位善才時,曾有一句“這位卻是皇上都不曾見得的人物”,語中暗含了對趙禎的些許不敬之意。像大宋這等家天下的王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五倫綱常最是要緊,朝臣卻是一言一行都應謹遵本分,萬萬不當僭越的,否則輕則受聖上斥責,重則貶官抄家也有。龐太師當朝一品,權傾朝野,僅憑這一句卻不能抓其話柄,卻還是又人面露了別樣神色,都叫他盡收眼底。現在留下的幾人,卻都是龐太師弟子門生,先前聽了那句之後神色如常,甚至露出些許興奮不臣之意的。

像龐吉太師這等身為重臣,把握人心卻是必修的功課,看人一眼一準,也當得起一句“人老奸,馬老滑”,當真是老奸巨猾的人物,趁著眾人心存疑惑,又飲了幾杯酒的關頭,一句話就從眾人神色中挑選出了可堪使用之人,真得了所謂“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後”的老話精髓,一身手段使用得淋漓盡致。

眾人身為龐太師弟子門生,對他留下自己心裏也多少有些考量,這些年裏也曾見過龐太師使用這種手段篩選親信,卻都暗自在猜測太師此次又有何等大事交於自己去做。

龐太師送走了一應同僚,著人關了府邸大門,將幾名門生弟子引進書房,又自有人奉上瓜果茶水,眾人得了太師的意思,分兩列坐在書房之中,卻是如在樞密院共議朝政一般,俱是十分嚴肅。

龐太師看著這一眾門生,心下也是感慨。他身居太師之位多年,也有不少親自提拔的門生弟子,每每借著一屆科舉開考,都有不少人在成為天子門生的同時也成了太師門生。只是龐太師應對科舉與別人有些不同,從不在科舉中黨同伐異,向來都是十分公允,又從中挑選文才武功俱佳之輩,嘗試拉攏,這些年來也只得了幾個真正志同道合,親如父子的門生。而龐太師身為太師,也十分知曉朝中門道,將一應心腹門生安排在了二府三司之中,借著他們的位置來彌補自己宰相之位被削弱的全力,經營多年,這才有如今權傾朝野的氣象。至於那些中舉後未入龐太師法眼的人物,卻是要麽遠放,要麽賦閑,偶有幾個身居高位的,也是備受排擠,終日惶惶以度。

現在書房中這幾人,既有東西兩府的要人,也有雖地位不高,卻身在要職的人物。

龐太師要幾人坐下,又自顧端起茶杯,輕輕飲了一口,眼見幾人都是一臉期待,沒有絲毫怯懦神情,這才將白天收到傳國玉璽地圖一事緩緩說出,隱去了送來繡帛那人性命,又看眾人反應。

饒是這幾人都是龐太師得意門生,聽得這等消息卻也大吃一驚,都有些失了鎮定,一時沉思。眾人一早知道龐太師有些不臣之心,只是如今趙禎治國有方,天下安泰,若要改朝換代卻是一不順民意,二不合禮法。可如今太師得了傳國玉璽的消息,一旦尋獲,就在法統上占了上風,秉承了自始皇帝開國以來代代相傳的正統法理,隨後他只需借著太師之尊,稍微伸手攪動天下,便能匯聚大勢於己身,或有一線問鼎中原的機會。

龐太師見眾人一番震驚之後勉強克制了自己,滿意一笑,又詳細說起這傳國玉璽的意義,同時轉身去拿放在暗格之中的繡帛。只是龐太師還未伸手,就聽見一名門生暴喝道:“太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