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藏虎狼師(第2/2頁)

陳風崇說道:“如今朝廷裏,龐吉太師一力主張與北遼交好。我等武林中人,多有些為民族大義義憤填膺之士,也是龐太師的心頭大患。為今之計,只有多分出一份人手戒備壽州附近駐軍動向,以備不測。只是……”

太和真人接口道:“只是我等分兵之舉,卻是教原本就不甚凝聚的力量再度分散,對抗太玄教卻愈發艱難。”

陳風崇嘆道:“正是如此。”

空相大師又說道:“原本太玄教雖有些本事,始終只是些外道邪教之流,不成大勢。只是如今他們在壽州挾持了許多無辜百姓,那些迷途百姓無論是為了太玄教的‘大業’,還是為了保護自身不守朝廷追究,都會與我等頑抗到底,不肯輕易罷休。老衲原想蒼生無辜,理不當傷及他們性命;只是如今大勢所趨,需有個完全的法子解救他們才是。”

眾人又是一陣苦惱。他們原本計劃周詳,合力攻入太玄教根本所在之時,仗著人數和武力,當能將那些普通百姓嚇退許多。畢竟太玄教在各門派安插又眼線,正道這邊也有人手潛伏在太玄教中。不說各大門派如何安排,就是原本壽州城的許多地痞流氓,本身也掛著一個丐幫子弟的名號。如今太玄掌教在城外冶煉兵器,也弄得信徒中民怨沸騰,想來不會有多少百姓願意與太玄教之人一同赴死。

只是如今陳風崇提出朝廷一節,又只得分出些人手去關注周邊禁軍動向。大宋的禁軍直屬樞密院管理,地方首領三五年就要輪換調任一次,如今也沒有多少信得過的。這次前來的正道人士頂天不過千余人,對抗太玄教尚有把握,再分兵關注禁軍卻是力有不逮,一時也是兩難。

眾人討論許久,始終沒有結果。到了最後,空相大師還是秉承一念慈悲,不願各門派太多折損,也不欲就此令朝廷和武林徹底撕破面皮,落下仇恨。許久之後,空相大師說道:“也罷。我少林山門就在開封府境內,如今老衲便傳書於眾師兄弟,令他們再增添些人手趕來,彌補人手虧空。”

眾人一聽,空相大師竟是要冒著犧牲少林弟子的風險化解這場困局,一時也有些不忍,連番勸阻,說再想想辦法,總不能叫少林一門做出這等犧牲。空相大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和尚們普渡眾生,又豈是嘴上說說。又何況留意禁軍動向,並不需高強武藝,也無甚太大危險,多派些弟子出來,也不過是雲遊一番罷了。《地藏本願經》中菩薩發願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等學佛之人自當如是,也不辜負善男信女,居士百姓平日裏的供養。”

眾人聞言,俱是心生敬畏,對佛家的舍生取義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此事本就是困局,也再無其他解法,除了最近的少林一派出力,實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孫向景起身向空相大師行禮道:“我往日不信佛祖,對中原佛教多有些偏見,只當諸位大師閉門修行,不理俗世紛擾。如今見大師這般,方知自己先前錯得離譜,請大師原諒。”原來他雖與吐蕃苯教一眾上師交好,始終卻是道家一派,對中原的佛教多有些誤解,平日裏又多見些假冒的比丘僧、比丘尼借著化緣行騙,更是心有不忿,看不上眼。如今見了空相大師這般,才相信真正的修佛之人總是一般的慈悲,卻是不分什麽地域教派的,也是有些後悔抱歉。

空相大師低垂了眼,說道:“孫施主並無過錯,老衲也談不上原諒一說。世間多有借佛斂財行惡之輩,俱是毀佛謗佛的行徑。縱是自稱佛門,也還有彌勒教那等邪魔外道。世人不知,便對佛生了輕慢,佛卻並不在乎,一意渡人脫離苦海。無論信與不信,佛都在那裏,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如今孫施主堪破迷障,看清事情本相,也是得渡之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孫向景一聽老和尚開始論起禪來,一時又有些頭疼後悔,暗罵自己不該一時激動,引出空相大師這麽多話。不過牢騷歸牢騷,孫向景也好,其余眾人也好,都從此事之中對佛有了根深一層的了解,縱不致改變信仰,心中的那份敬意卻是加深了不少。

※※※

[*] 《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