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胡星耀北方(第2/2頁)

北少林一脈秉承達摩祖師道統,乃是禪宗祖庭,佛道之人心中的聖地。自北魏至今,少林歷經數百年風雨,見證了幾朝更替,一心修持佛法,繼承達摩祖師禪功武道,也是武林正道的一方魁首。

世有邪教出,少林高僧自然義不容辭,親自帶領弟子門人前來除魔衛道。這位空相高僧,是當今少林方丈空性大師的師弟,自幼修行佛法,為人謙和慈悲,一身佛法武功都是頂尖。

徐方旭一路飛奔,也不顧施展輕功引來別人目光,只著急報信,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了城外小廟門外。

這小廟門外站了兩名武僧,都是身高體壯之輩,各拿了一杆齊眉棍,一臉莊嚴鎮守在寺廟門口。也是如今太玄教主力在此,少林乃是正派領袖,眾矢之的,高僧降臨,眾人都不敢放松,嚴加戒備。

徐方旭到了寺廟前,先向兩位武僧行了禮,急急說道:“兩位師兄,還請通報空相大師。弟子徐方旭,蘇州長生老人門下,有要事稟報。”

兩個武僧都是修佛之人,也是十分禮貌,還禮道:“徐施主,不巧師父正在會客,還請您稍後片刻。”

徐方旭心急如焚,卻一時也沒有辦法。畢竟太玄教陰謀只是自家推斷,本身也不是十分緊要,不值得驚擾空相大師會晤武林同道。徐方旭剛準備尋一處休息,就聽見寺廟裏傳來悠悠揚揚的聲音道:“原來是徐施主,請進來罷。”聲音未落,又有一個蒼老聲音道:“無想,無念。請徐施主進來。”

徐方旭一愣,暗想先前那個聲音十分耳熟,一時卻想不起。兩位武僧得了空相大師的法旨,自然恭敬請徐方旭進去,又有一個僧人迎上前來,領著徐方旭朝寺廟裏一處廂房走去。

徐方旭此刻心裏竟是之前眾人推斷之事,萬分焦急,也來不及多客氣,謝了幾個僧人便快步往裏走去。

那廂房卻是大開著門,徐方旭再門口望裏一看,便頓時松了一大口氣。只見廂房裏坐了兩人,一僧一道,都是垂垂蒼老,年近古稀。那僧人身著袈裟,手握念珠,慈眉善目,大耳垂肩,想來就是此次少林為首的高僧空相大師。那道人一身玄衣,發髻高結,滿臉含笑,卻是徐方旭的老熟人,長生老人的至交好友,沖玄子道士的授業恩師——太和真人。

太和真人見了徐方旭,連忙招呼他進來,又向空相大師引薦自己這位世侄。徐方旭禮數周到,向兩位高人一一行禮拜見,又聽見太和真人對自己誇贊言語,一時也有些羞臊,直到不敢,又是一陣寒暄。

原來這太和真人早些時候在少林做客,與少林諸位高僧大德探討佛經道藏之中的異同,也是表現一個佛道同源,兩教和睦的意思;剛好太玄教之事爆出,少林寺就在開封府境內,太和真人也就書信告知門人,自己隨著空相大師同行,先一步來到了這壽州城裏。

幾人見了禮數,太和真人便問起徐方旭有何事如此匆忙。徐方旭不敢隱瞞,將之前自吐蕃與太玄教相遇開始,太玄教和彌勒教的種種事情一一說清,這才講明自己兄弟幾人推斷,直言太玄教與彌勒教之間關系以及種種陰謀,請空相大師和太和真人拿捏定奪,盡早通知武林同道,免得大家著了太玄教的路子。

空相大師與太和真人聞言相視一笑,大師開口道:“阿彌陀佛。果然英雄出少年,太和真人所言不虛,長生老人門下都是難得的英豪人物。”

太和真人也說道:“你來得也是正好。我正與空相大師商議此事各種破綻錯漏,尋一個穩妥解決的法子。”

徐方旭頓時一陣輕松,原來諸位前輩已是有了定奪,自有計劃。想來也是,太玄教此番行事實在太過匆忙,自己幾個小輩能憑借先前往來推斷一二,那些縱橫江湖數十年之久的前輩高人又怎會被蒙在鼓中,一無所知?如今兩位佛道領袖在此商議,徐方旭總算得了輕松,只聽兩位前輩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