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尋常百姓家(第2/2頁)

惠博文早已知道孫向景一行人的師承來路,只是不知道他們一門與前朝太玄教的關系,一時有些雲裏霧裏。不過那長劍出鞘之時,他雖在桌子對面,也感覺到一股冰冷鋒利的金屬氣息撲面而來,想這長劍當世難得的寶劍。

惠博文不修武道,見識也少些,雖感覺到這長生劍氣息鋒利,始終不如徐方旭與孫向景兩人震驚。徐方旭拔出長劍之時,就覺得無盡血腥殺意撲面而來,正是這寶劍追隨主人殺伐一生留下的幹戈意境。孫向景在一旁也被這長生劍激得後背發涼,幾欲跳起,渾身難受。

確認了這長生劍的來歷,徐方旭緩緩出了一口氣,仔細將寶劍還鞘,恭敬放在桌子上面,輕聲說道:“真是祖師的佩劍不假,這股殺伐意境,也只有一人殺遍天下的太玄祖師才有。只是這等神兵利器,如今落入我等手中,也不知能否駕馭。”

孫向景只覺得這寶劍太過鋒利血腥,卻不料想竟是太玄祖師之物,連忙追問。

陳風崇是最會講故事的,也就開口說道:“漢末有楊雄撰《太玄經》,闡述天地人三才變化;唐武瞾時,有江湖奇人將一身武道經驗融入其中,輔之以天文地理諸多奧妙,成書《太玄經注》,開創太玄教,世稱‘太玄祖師’。大唐乃是李姓開國,尊老子先師李耳為祖,大興道法;武瞾開周朝之後,廢道尊佛,天下道家修士多受迫害。太玄祖師也是道家一脈,更與當時的國師李淳風往來甚密,不忿武瞾作為,才立教抵抗,一人一劍,殺伐天下,直教天地變色,血流成河。這把寶劍,便是太玄祖師隨身之物,歷經兩朝數百年,被殺意血腥滲透,是當世罕有的殺伐利器。”

孫向景聽了,只覺得渾身冒汗,暗想這等兇戾之物,還是不要保留的好,連忙叫徐方旭扔了。

徐方旭卻是十分糾結,一來這寶劍是那位贈與,自然有他的意思在其中,不好隨意處置;二來長生老人一門與太玄祖師一脈傳承,幾乎可以算作太玄祖師隔代弟子,祖師所用之物自然意義非凡,也不忍令其流落;而且這寶劍是太玄祖師親鑄,無論材料技法,長短重量都是絕佳,最適合《太玄經注》一脈的劍法,真是難得的神兵利器,也難以割舍。

陳風崇說道:“兵器不過是工具,寶劍能殺戮天下,也能護佑蒼生。這長生劍跟隨祖師一生,既有了無盡殺伐氣息,也留了祖師一份不平則鳴的氣韻。如今這長生劍落在方旭手裏,也算是因緣際會,只要方旭善用之,便能化解其中戾氣,不足為礙。”

徐方旭點點頭,妥善將寶劍收好,卻還是有些擔憂,不敢使用。原本他先前的佩劍,早已遺落在海市之上,雖也是神兵一件,只怕萬難尋回。如今太玄祖師這把長生劍,除了殺意太重之外,無處不符合他的劍道武功,也是因果所在,合該歸他使用。

見徐方旭收了寶劍,陳風崇也不再多說。畢竟殺人這事兒,無論是誰,走江湖走了多久,總是有些心障;這等殺伐利器,單單握在手裏,對禦使之人的心境也有一定影響。只看徐方旭能不能克服自我,領悟其中真意,一舉越過心障。傳聞中,殺神白起曾在長平之戰斬殺四十余萬人,他的隨身兵器,只怕一出世就要伴隨無盡血雨腥風,指天天崩,劃地地裂。那等兵刃,才能真正稱之為“神器”,不當為凡人所持有。

孫向景也聽長生老人說過,尋常人使用古傳兵器,不懂得兵器自身的意境,便難以全力施為,有些還會為兵器所誤。只有掌握兵器淵源來路,通曉其歲月歷程,與其相知相通,才能完全發揮兵器的作用,而不被兵器所掌控。清平夫人廢去孫向景的一袋毒針,也是有著這等考慮,只怕毒針太過兇戾,有傷天合,不合孫向景赤子秉性,反誤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