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小哥喚阿郎(第2/2頁)

小哥說道,那位杏妹是侗族所有寨子共尊的神醫,現世的侗醫十有八九都是她的徒子徒孫,身份比寨主族長還高,只怕徐方旭萬難見到。不過既然緣分在此,求人活命也是順應天理的好事,吳阿郎還是將杏妹所在詳細告訴了徐方旭,並且願意領著他先去自家的寨子,再指點他們去找杏妹。

徐方旭更是感激不已,不信神佛的他一時也感謝因緣際會,直念仁欽桑布上師佛法高深,果然預言了一切因果,自己兩人此番本是前往大理國尋長春谷,卻在著長江船上得了這等神醫的消息,一時激動不已,難以自持。

孫向景此刻也轉醒過來,略一思索就知道自己舊疾發作,喚了師兄,又見倉中還有外人在,一時尷尬不已,臉紅過耳。徐方旭直跟他說是這位侗族小哥仗義相救才保了他的姓名,孫向景連忙向吳阿郎道謝,直要徐方旭好好酬謝小哥。

那小哥見孫向景轉醒,精神卻還是有些不濟,忙說舉手之勞,要他萬莫掛懷,好生休養便是,便自告辭。臨走之前,又好心安慰孫向景,說他雖然年紀輕輕就得了這等疾病,也不要太多感傷,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不應該在某些事情上多做糾結,看他生的這般好相貌,自然會有好姑娘等著他的。

小哥說完便出去了,孫向景與徐方旭兩人一時尷尬不已。孫向景更是又羞又急,直欲當場給這位小哥展示自己機能完好,平日裏一切順利,哪裏有他說得這般不堪;徐方旭更是暗自好笑,心中思量這小哥果然未曾學得全功,畢竟他每日與孫向景同床就寢,對孫向景的某些事情還是頗為放心的。

阿郎小哥自是不知他兄弟兩人作何感想,只是回了自己的船艙,感慨好好一個清俊少年竟患了那等隱疾,慶幸自己雖是長得一般,家中卻是嬌妻在側,兒女雙全。

兩人莫名沉默,徐方旭開口說起小哥所說之事,打破尷尬,說準備先帶著孫向景去侗寨求了那神醫杏妹的診治,再去大理國。孫向景此刻羞憤難當,又聽說還要與阿郎小哥同行,心中一萬個不樂意,卻又沒有辦法,只得暗自盤算路上找機會向小哥證明自己,縱是舍了面皮不要,也萬萬不能背了那楊大爺一般地惡名。

孫向景病情好轉,徐方旭自是輕松了許多,找船老大請他備下豐盛晚宴,自是多多打賞了銀兩。船老大聽說了侗族小哥的事情,也是衷心高興,又得了數倍船錢不止的銀子,自是仔細準備了些難得的河鮮。雖是冰淩滿江,難以漁獵,眾人還是享受了一番各種魚類大餐。那船老大常年在外,萬事只靠自己,手藝頗為高明,就連孫向景胃口不振,也是喝了幾大碗魚湯。

第二天下午,得益船老大一番努力趕路,眾人終於到了岸邊碼頭。徐方旭加倍給了船老大銀兩,感謝他冒險趕路,隨後便帶著孫向景,與阿郎小哥一同下船。

阿郎小哥向兩人介紹,他的寨子離著碼頭還有幾十裏的山路,現下天色已晚,夜裏山路最是難行,幾人只怕是要住上一晚。

徐方旭打聽了小鎮裏最好的客棧,不顧阿郎小哥的百般推辭,硬是給小哥定下了最好的房間,請他入住。小哥爭他不過,竟是有些氣惱,挨晚些自己買了一桌酒席,請兩人吃飯。

見這小哥施恩不圖報,忠厚非常,骨氣十足,徐方旭更是對他高看一眼。席間兩人推杯換盞,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兩人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酒量。那徐方旭修煉玄功,體質比一般人強上不是一點;阿郎小哥卻也不遑多讓,多年行腳走商,加上侗人生來好酒,竟也跟徐方旭喝了個旗鼓相當。兩人一直喝到掌燈,徐方旭才想起這小鎮不比蘇杭,夜裏還有宵禁,只得端起壇子一飲而盡。阿郎小哥見他這般,也自又叫一壇子酒,也是幹了個底朝天。

兩人一時大笑,隨後酒意上湧,醉倒在地。孫向景在一旁無奈,只得自己掏了銀子結了酒錢,一手一個扛著這兩人回房睡覺。

那掌櫃對這兩人酒量雖是贊賞,卻也是見怪不怪,只是這孫向景小小少年,生的千金小姐一般俊美瘦弱,卻能扛起兩個壯碩男人,輕松上樓,著實讓他吃了一驚。

孫向景先將徐方旭弄回房中,又送了阿郎小哥回房,順便偷看了阿郎小哥的本錢,驚訝於侗人天賦異鼎之余,孫向景也不曾失了底氣,暗自盤算。

一夜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