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醒來(第2/3頁)

其它的客人也來往不斷,現在大婦只要收錢了,其它的什麽也不幹了,而其它的三人,都忙的團團轉。

這裏的包子是一籠八只,每籠十五文,三籠就是四十五文,但是如果單個賣,就要一只二文錢,進到店中的人都是吃整籠的,外面的零賣的,貞嫂托著一籠熱氣騰騰的菜肉包交到鋪前時,見得老板和老板娘在裏面忙的團團轉,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執了二個包子,塞到了跟著出去幫忙的張宣凝手上,低聲說著:“吃吧,我知道你沒有吃飽,你們吃的粥太薄了。”

張宣凝快速的抓起一個包子,往口裏塞去,含糊不清道:“貞嫂,你真是一個好人!”

他的確餓了,這可是非常忙的活,每天要幹到深夜,早晨太陽沒有出來就必須起來作準備。

快速的吃下二個包子後,他又到裏面去幫忙了,要把崔寒換出來,他也有份,張宣凝心中清楚,如果自己吃獨食的話,崔寒絕對會告密,這無關其它,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隨手又應了一聲,拿起二籠包子,進了店中,向崔寒打個眼色,崔寒輕聲歡呼一下,連忙退出人群,到外面幫忙去,順便享受著他也應該有的二只包子。

都是十四五歲,都在長身體,當然食物需要很大,薄粥根本不能滿足。

包子的確美味,客人也很多,直到上午辰時後,吃早餐的人群才慢慢散去,老板和老板娘已經滿意的清點著今天的收入了。

在老板和老板娘,將所有的錢都清點完畢後,可是稍微休息的時間了。

太陽近中午了,包子店雖然不提供午餐,但是也有一些人坐著喝茶,或者有幾個人弄點包子和小酒,不過,這都是附近認識的人。

自古以來,這種地點就類似於客棧,是天下間消息傳的最快的地方,幾個一看就知道跑碼頭,甚至是類似小幫會分子的人,就在那裏吹了起來:“你知道嗎?司徒大人造反了,不過又被朝廷平了下去了。”

“哎,今上二征高麗,司徒大人就在六月裏造反呢,使今上不得不回師,功虧一簣啊!不過,聽說死了,就在上個月,八月啊!”

對於平常人來說,這些議論就好象是在聽說書一般,但是張宣凝卻注意的聽著,來了這裏半個月,他也知道這是隋朝了,聽見的話,仔細和歷史考究一下,就知道現在是大業九年九月,畢竟病床上,幾年書,不是白讀的,何況因為喜歡大唐雙龍傳,他還特地讀了隋唐史。

如果想的沒錯的話,這個司徒大人,就是楊玄感吧,家世顯貴,朝臣中多其父故吏,又見朝政紊亂,義軍星羅棋布,遍及全國。玄感見有機可乘,於六月三日率兵據城,開始造反,又於八月初,死於葭蘆戍。

“哎呀,你們啊,多吃點包子,少說這些事情啊,少說這些事情吧!”老馮卻不喜歡聽見這樣的事情:“我們小民,還是少說這些事情啊,別給公差聽見了,還有,小張,別聽了,和我一起去買菜!”

“好的,老板!”張宣凝連忙應了一聲,不知道為什麽,他的力氣很大,比得上成年了,可搬上百斤東西,這也是為什麽老板會收留他的原因,因此要是買菜,搬東西,經常叫我去。

跟著老板出了店門,城內共有五個市集,其中又以這裏面向長江的南門市集最是興旺,提供各類繕食的档口少說也有數十間,大小不一,乃準備到大江乘船的旅客進早繕的理想地點。

而城門於卯時(北京時間5點到7點)開啟,與酉時關閉(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張宣凝凝神觀察,只見大批工人來往碼頭,出入南門,這碼頭在城外,隨著工人來往,昨天抵達的舟船上的貨物,不斷卸下碼頭,送入城來,一時車馬喧逐,人群來往不絕。

而長江碼頭之上,船只林立,東下長江,竟然和倭國、琉球及南洋諸地有貿易聯系,看到這些,張宣凝略皺眉。

雖然說揚州設的很早,自漢武帝始,揚州地處長江下遊,臨淮倚江,交通便利,隨著東南地區的開發,軍事、經濟地位日益重要,三國時,成為魏、吳激烈爭奪之地。東晉南朝,揚州作為“王畿”,地位在諸州之上,號稱“神州”。

但是,這樣繁榮也超出了想象,特別是工人,似乎記得,在中國歷史上,直到明時中期,才正式開發繁榮,杭州才出現“雇戶”這種脫離了農業的工人。

而現在,這裏全部有了。

想到這裏,他心中泛起一絲狐疑。

雖然心中盤算著,但是幹活還是毫不懈怠,老馮在菜場,討價還價,買了菜和肉,準備回去作包子,晚上又是一次銷售的重點,夜中還要準備明天上午的份,因此,分量很重。

賣的老主家,是一個蘇姓的老人,已經年過五旬,身體有些瘦弱,看見張宣凝一手一拿的抓起上百斤東西,笑了一下,嘶啞著聲音說著:“你這個夥計,看起來還小,力氣倒不小,想當年我在竹花幫中時,也有這樣的力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