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迷案疑蹤(第5/7頁)

“吃過的碗筷殘羹呢?”

“也由那幾個看守的家將收拾,這幾個家將應是十分可靠,不過末將也將他們扣押起來了。”

梅玉道:“沐晟一死,有什麽影響呢?”

張輔道:“第一就是王爺的嫌疑加重,欲辯無詞!”

梅玉笑道:“浮雲難掩月明,只要我相信王爺就夠了,皇帝反正不會如何的。”

張輔總算松了一口氣道:“末將最擔心的就是引起國公的誤會,只要國公能諒解,一切都簡單了。”

梅玉又是一笑,然後道:“除此之外,沐晟之死,就是那串項鏈斷了線,不知道被他弄到什麽地方去了。”

“會不會是他私藏了起來?”

“這個想他沒有這麽笨,藏起那條項鏈,饑不能食,寒不能衣,又不能炫人之前,卻要擔上太多的風險,放棄他目前所有的一切來換取,似乎太不劃算了。”

“他藏起來將來可以歸獻王妃……”

“這是他的一個說法,細想起來頗多破綻,首先王爺未必肯接受,收下這串項鏈,就是跟朝廷和國公擺明作對了。王爺不會做這種冒失事情的,王妃愛好珠寶是不錯的,但她只是一般女人愛美的心理而已,也沒有這麽大的本事能影響到王爺倒行逆施,多半也是不敢收下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如藏下準備獻之王紀,至少沒有人會殺他滅口了。”

“將軍之意,是有人為了項鏈而滅口。”

“是的,這是最合情合理的揣測,是項鏈已經轉了手,而且劫寶之舉,根本就是那人蓄意慫恿而為之,東西到了手,事情也揭穿了,那人怕他露了口風受到牽連,幹脆找人滅口了。”

“府裏一定有同謀了。”

“這當然,毒藥一定是府中人下在食物或茶水中,只可惜家將們不察,把器皿殘看都收走了,乃至無從查起,不過,那個人多少還是有點線索可尋。”

梅玉道:“不錯!能使沐晟低頭合作的,一定是十分有權勢的人物,而且出手之後,沐晟一派有恃無恐之狀,也是倚仗那個後台很硬。京中有這麽囂張的人物沒有?”

張輔道:“那可太多了,太祖多產,皇子就有十多個,皇帝國戚,不計其數,再加上勛爵國公,數風雲人物,也有百來位……”

梅玉笑道:“沒有這麽多,敢於侵奪禦賜重寶,勢力能大過沐王府與本爵的,應該是屈指可數。”

張輔笑道:“照國公的說法,只有一人有些可能,那就是皇帝,這總不會是皇帝所為吧!”

梅玉道:“那當然不會,皇帝若是舍不得那串鏈子,當初就不必賞賜下來,我也不會爭他的,當初,全部寶藏都在我手頭,我真要昧下幾件,也沒人知道!”

張輔道:“若真是聖上授意,就會交給鄭總監辦了,他是皇上的親信,自然知道如何掩飾辦理的,聖上把事情堆在末將頭上,而且還立下限期,分明是要徹查此案!”

梅玉道:“那麽還有誰漠視我們兩家的勢力?”

張輔想了一下道:“認真想一下,沒有這麽一號人物,不如這樣吧,請夫人想一下,你戴上這串項鏈,出去酬酢時,有誰特別感到羨慕?”

姚秀姑笑道:“東西來自西方,又是那樣的晶瑩奪目,哪一個女人不是愛羨之至。”

“一般的官眷不去說了,只請夫人回憶一下,哪一家貴眷對這串項鏈表現出特別興趣,而且發過特別言渝。”

姚秀姑開始回憶,梅玉也開始思索,最後,他們夫婦二人不約而同地叫出了口:“長樂公主。”

張輔也是一震,忙問道:“長樂公主怎麽樣?”

姚誘姑道:“半個月前,我們曾應長樂公主夫婦之邀赴宴,席間,公主對那串項鏈愛不釋手,甚至借了去試戴良久,最後才依依不舍地還了回來,她還殷勤地問起忽必烈藏珍的內幕,得知有好幾串名貴項鏈後,曾經當場表示要入宮向她的皇帝老子討一串!”

張輔道:“長樂公主在做郡主時,很得皇上喜愛,倒是皇上登基後,她成了公主,父女之情反而疏遠了,最主要的是她恃勢而驕,又做了幾件不得體的事,駙馬陳守言現掌兵馬大將軍,兼顧禁軍,倒是炙手可熱的一位大紅人,翁婿兩人親若一體,但他 ‘對那位既嬌且貴的老婆並不太欣賞,夫妻感情並不佳……”

“是的,那天邀宴,陳守言就沒有跟公主說一句話,我一到,他就邀我到書房中去談西南的軍務了,他對我西南都護一事,十分支持,給了我很多的建議,比如說,如何建軍,如何養兵等等……”

張輔道:“建軍還要自己養兵?”

梅玉笑道:“張將軍,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嘛!現下藩鎮,哪一個不是自己在養良兵,朝廷的編額連一半都不到,糧餉也沒有發足過,都是藩鎮在自行設法籌足擴充,完全靠朝廷養的兵,只有京師那三十萬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