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凱旋而歸(第3/6頁)

“什麽?皇帝已經早有預籌了。”

“是的,皇帝的構想與侯爺竟是不謀而合,也是要西洋都護兼及西南夷的……”

“皇帝會同意由我主管嗎?”

鄭和道:“皇帝倒沒有指定由什麽人,因為這人選擇頗難決定,若是預先指定了,萬一不太合適,豈非有損天威。”

“皇帝有什麽礙難之處呢?”

“因為部分西南夷在雲南、貴州一帶,那是受沐王爺節制的,要是派的人跟沐王府無法溝通,勢必造成很多不便,如若派了侯爺,至少這層顧慮沒有了,所以咱家就鬥膽做主了,而且皇帝既然把空白的派令交給了咱家,也答應過讓侯爺自己挑一份差使幹的。”

梅玉嘆了口氣:“欽使,梅玉自己倒不在乎要幹什麽,我討這份差使,為了誰,欽使想必明白。”

關卿道:“咱家完全明白,咱家這次來到西洋,首站是在安南登陸,駐軍停了將近有半個月,實際上咱家是快馬急足跑了一趟緬甸,在仰光的聖光寺中拜渴了聖僧。”

“你們談了些什麽?”

“咱家自己沒有話說,只是捎去了主上的一封秘函,他們是一家人,有些是家務的秘密,不足為外人知道也。”

“我大哥也沒什麽話對特使交代?”

“聖僧有封信,交給咱家轉交給侯爺,再請侯爺跟咱家一起回京。”

“什麽?要我回京!”

“是的,討平了高港,咱家這初次出使的任務已經算完成了正想選日班師返航,侯爺若是沒什麽事,也就同船一起走吧!”

“我可不想到京師去。”

“咱家有聖僧致侯爵的私函,侯爺看了再說好嗎?”

梅玉接過了他遞來的一封信,信封上的確是建文帝的親筆,他一直就是建文帝讀書、嬉戲的玩伴,對於建文帝那一筆字太熟悉了。

拆開來看了,建文帝的確是央求他返京師一行,做他的私人代表,去跟皇帝談談。

另外有一封信,是建文帝致永樂皇帝的,信封上是棣叔親拆,下面的落款卻是侄允炆拜。

朱棣是永樂帝的名字,建文帝也用了自己的私名允炆,完全是私人的信函了。

這封信是托梅玉親自轉交的,很明顯的是要梅玉去一趟了,梅玉縱然是萬分不願意,也只好跑這一趟了。

永樂五年九月鄭和旋師東返。

船上同來的還有各國派的使節,回京後仍然很忙,各國使派的使臣被招待住進了周文館,他還得去應酬一下,為他們安排陛見的禮儀。

而且還要安排一下俘虜的處置,這方面倒很幹脆,皇帝連交書的手續都免了,直接下諭,把李至善和陳祖義發交錦州邊站,充軍十年。

他們能留下一命,實在已經不錯了,不過發配到山海關外,冰天雪地中去做苦工,也夠他們受的了。

把他們派這麽遠,不是為了要他們吃苦,而是為了錦州指揮使方征遠的先人在李至善手下吃過虧,同樣也是密探出身的,懂得很多,可以吃得住李至善,不讓他們有作怪的機會了。

最清閑的是梅玉,他在京師的身份很特殊,是現在的汝南侯,沒有幾個人敢去沾惹他,甚至於大家還躲著他,這使梅玉很火大,有一次,他居然袍帶整齊地去拜會了現任兵部侍郎曾應龍。

曾應龍是他父親梅殷的詩酒之交,燕王人替時,曾應龍見機得早,老早就上表擁立,總算拐到了兵部侍郎。

梅玉這次是用了全付的執事,一路上鳴金喝道而來,到了曾府門口時,馬大江大刺刺地道:“咱們家侯爺和夫人來拜,預先已經著人通知了,你們家曾老兒好大的架子,居然毫不理會……”

門上的人怔住了!

兩個時辰前,梅玉派了馬大海確是先來遞過一張帖示,上面只是私下具名,很客氣地寫著:應龍伯父乞容,下面的落款是侄梅玉率眷姚氏秀姑叩。

這是一般子侄輩的求見請安帖子,遞到門上,曾應龍自然不想沾上這麽一個惹禍精,推說不在家而拒絕了。

馬大海當時留下了一句話:“家主人想到曾大人可能會公出未返,所以也囑告了一句話,他要在兩個時辰後才會來訪,請府上務必將曾大人找回來。”

他這兒求見得切,曾應龍自然更要躲了,而且這次是真正的躲出了門,所以梅玉和姚秀姑再次大張旗鼓地前來時,把門上嚇壞了。

尤其是那張飛箋交到門上,一等汝南侯梅玉及欽賜誥命一品夫人姚秀姑的附帖送到門上時,把門房嚇得直抖,結結巴巴地道:“家……家主人不在家……”

馬大江冷冷地道:“不在家,真不在家嗎?”

“是……真的,兩個時辰前,有一位差爺已經來過。”

“那是我弟弟馬大海,我們哥兒兩個都是錦衣衛指揮使鄭大人摩下二等帶刀護衛,被撥在梅侯爺門下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