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上屠鯨(第6/8頁)

陳友義臉色一變道:“你們要去高港?就憑你們這條船上的幾十個人?那不是拿雞蛋碰石頭……”

梅玉道:“我知道你哥哥是高港的大酋長,手下有兩萬多戰士。”

“還有其他各族,他們都聽我哥哥的,如果集合起來,將近有五萬甲兵。”

“他們都是未開化的蠻人。”

“不管他們是否開化,也不是你們這幾十人能敵的。”

“我們不止是幾十人,也有幾萬人,三寶太監鄭和即將領軍遠征南海,我們只是打個頭站,到時做接應而已。”

陳友義的臉色大變,可見他也知道了消息,現在又得到了證實而已。

知道了鄭和即將率師來襲,陳友義的態度轉變了,他對雙方的大勢都很清楚,他的兄長陳祖義在高港,雖然號稱有兩萬大軍,那只是唬唬人的,實際上真正受過訓練的步卒不過五千人,其余都是些蠻人,平時放之山野,任之自由生活。

陳祖義只是把他們的頭目酋長召集了略施訓練,然後在必要時,再叫這些頭目們,召集了部屬,發給甲胄武器,讓他們穿戴起來,排成隊伍呼喊逞威。

這些兵是不能打仗的,既不懂陣法,也不懂漢語,甚至於連如何使用武器也不知道。

陳祖義只有五千人,這五千人是受過訓練的,陳祖義在蘇門答臘時常召集那些土王酋長們開會,點閱軍隊。

他把所有的蠻人都裝備起來,湊成兩萬的浩蕩聲勢,然後以受過訓練的五千人調出來表演陣法攻戰,這才一舉地鎮懾了那些小土王。

因為這些土王中,最強者如婆羅州、馬六甲、文萊等島國,也不過才幾萬人,扣除掉老弱孺,能夠作戰的壯了也就不多了,誰也無法與陳祖義的聲勢相比,他們只有乖乖地以陳祖義馬首是瞻,奉之為尊了。

陳祖義是個大老粗,他只是李至善的外甥,此外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行,他惟一的本事就是養女人和玩女人。

在華麗的皇宮裏,極盡其奢侈之能事,他並不在乎花錢,因為蘇門答臘的物產極豐,礦產有錫和金砂,另外如魚翅、香料。

藥材等,這些東西在中原都是珍貴的奢侈品,但在島國上,利用無知的土人,只要花極低廉的代價就可取得,錢賺多了反正也沒用,由得他花去。

李至善只要他聽話,肯做一個傀儡就行了。

高港原是陳祖義帶了一批海盜前來,占地為王打下的天下,原來只不過是拿此地做一個落腳點而已,因為此地有一個很大的港灣,可以迫進大船,腹地廣闊,人員輻揍,十分理想,他把這兒當了盜穴。

後來李至善認為此地大有可為,幫他策劃,加以財力和人力的支援,使他成了高港的大酋長,吞並了附近十幾個小部族,儼然成為一方之雄了。

李至善在此地經營甚是有辦法,從中華閩浙等地,調了不少人過來,也鼓吹了不少人移民此間。

這些漢人來此之後,辟地為畝,居然漸成氣候,人越聚越多,力量越來越大,終至使陳祖義成為蘇門答臘最大的一部。

不過他仍然沒有放棄海盜的生涯,仍然派船出去,劫掠那些飄海的夷商,以及未經納貢的商船。

所謂納貢,是按年向高港陳氏繳納定額的保證金,換得一面旗幟,遇有赤鯨旗號的海盜船,立刻懸上旗幟,可免被劫之災。

陳祖義自己不出海了,把海盜船交給他弟弟陳友義率領,規模也越來越大,由一條船發展到三條船,水手由四十多人發展到兩百多人,已是南海中的霸王。

哪知上得山多終遇虎,碰上了神龍號,被打得全軍覆沒,陳友義也死心塌地降了神龍號。

那也是梅玉答應他的,只要他歸降,從此臣服聖光寺,他就可以接替陳祖義的位子,陳友義盤算了一下倒是答應了。

他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了,部屬全亡,僅剩他一個人回去,陳祖義也饒不了他。

他宣布了投降之後,倒是真心地合作,帶著神龍號慢慢地航向了高港。

由於消息已泄,要喬裝商船人港登陸之舉已不可行,必須另行設法,也幸好有了陳友義的合作,他們把大船駛向了高港外的另一所小島。

島在蘇門答臘附近二十多裏處,劃小船可抵高港,島已被劃為禁區,土民、漁民都禁止前往。

那是赤鯨幫的秘密據點,赤鯨船幫平時棲息在此地,劫到的財物藏在此地,人員的休息、訓練也在此地。

陳祖義雖然在蘇門答臘稱王,但是他既已公開地立國稱王,到底得做做樣子,不能讓海盜船公然地人港停泊的。

島上有近百個人,其中九成是女人,那是海盜們平時消遣解悶的,而不是眷屬,海盜們在島上時無拘無束,極為放浪,誰也不願意把眷屬放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