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李代桃僵(第6/7頁)

建文帝需要這樣一個人,但李至善卻不了解方天傑,他總以為方天傑不如梅玉如此精明。

梅玉和姚秀姑是跟著金雞鏢局一起離去的,此行雖多兇險,但是金雞鏢局的收獲是很大的,不僅得到了一筆極大的保酬,也借此機會創下了赫赫的盛名。

梅玉請建文帝付出重酬,原本是想讓羅世義退出江湖,因為這一次他得罪的人太多,但是羅世義卻幹得十分起勁,準備回到碧雞後擴大營業,把鏢局遷到昆明去,聘請雲南地面上幾位江湖名宿出來撐場面。

回程是較為輕松的,因為沒有了責任,但他們途經昆明時,卻意外地碰上了兩批人。

一批是錦衣衛指揮使鄭文龍,他秘密地請見了梅玉,秘談了半夜,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另一批卻是兵部侍郎李景隆率同錦衣衛副使司太極,李景隆原為建文皇帝的抗燕元帥,但他卻率軍投降了燕王,以致加速了建文帝之敗,他跟汝南侯梅殷是同僚,是梅玉的世伯,見了梅玉,也要搭他世伯的架子,但是梅玉更絕,見了他的面,就是一個長揖道:“元帥好,元帥怎麽不在滹沱河率軍,卻跑到昆明來了。”

原來李景隆拜帥抗燕,就是在滹炨河畔領軍,那已是兩年前的事了,梅玉故意一提,李景隆的臉紅了,一時不知怎麽說才好,司太極在旁道:“小侯,李大人已蒙主上洪恩,晉升為兵部侍郎兼領禁軍!”

梅玉哦了一聲道:“那真恭喜李大人了,想必是對滹沱河畔戰功彪炳!”

李景隆勃然怒道:“小子,你欺人太甚!”

但司太極卻道:“李大人不必生氣,梅小候也沒有說錯,主上大軍能後償血刃而得天下,大人的功不可沒,說大人對主上的戰功彪炳,卻也講得過去。”

李景隆是降將,對燕王卻是功臣,只不過司太極的說法太難聽了,梅玉知道他們之間已有裂痕,因此笑道:“二公見召,不知有何指教?只不過請二位記住,這兒是雲南,沐王爺治下,只能談私務而不及公務!”

司太極是深知厲害的,賠笑道:“當然!當然!我們本來就是請小侯私下談談而已!”

李景隆是當朝新貴,哪裏聽得進這種話,厲聲叫道:“梅玉,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說出這種話來,沐王爺又怎麽樣,難道就強過了皇上不成!”

梅玉沒理他,屋外有人接口道:“王爺自然不敢跟聖上相比,對聖上一向唯忠唯誠,只是奉了太祖諭旨,有一些特權而已!”

說著進來了一個軍官打扮的人,後面跟著兩名軍丁,司太極起立拱手道:“陳將軍……”

李景隆仍自大刺刺地道:“他是哪兒的將軍?”

那將軍淡淡道:“末將乃鎮南王沐王麾下,銀安殿外值殿將軍,這個將軍只是王爺私人賞的,未在兵部申報,李大人不會記得的!”

李景隆道:“本部堂在兵部任職有年,將軍以上的軍官都見過,沒有不認識的道理,你叫什麽名字?”

“末將陳紹棠!”

“陳紹棠,你只是沐王私授的軍職,未經奉召,私自闖入本部行轅,見了本部堂又不行禮……”

但陳紹棠走上前,給他就是兩個耳光。

這兩個耳光把李景隆打傻了,也把司太極打傻了,他聽李景隆在這兒自顧發官威,知道他會自討沒趣的,但沒想到陳紹棠會動手打他。

一個值殿將軍敢動手打一位兵部侍郎,這才使司太極心驚魂魄,他怕的不是陳紹棠的膽子大,而是陳紹棠何以敢如此做,那表示沐王府將不會放過他們的。

部堂司員,如果奉旨人滇,必須先領有聖旨關防,在入境時先行遞出,如果是禦派的欽差,要等沐王府派員來迎迓保護,如果是一般的部員,也要等王府派相等地位的職司人員前來引導才能行動。

京員入滇,照規定要住在驛館,不得私自行動的,這是太祖賦予沐王府的特權,老王爺沐英死了,新王沐榮曾經入覲過燕王成祖,以後沒什麽新的規定,可見太祖的諭令仍是有效的。

所有的京官,只要不按正常的手續報到,在雲南一律不準辦公務,即使辦了報到手續,也得沐王府的協同下才能處理公務。

所以梅玉前兩次保了鏢入了雲南之後,錦衣衛只能以江湖的手段去阻難他,而不敢動公務。

李景隆是懂得這些規矩的,在梅玉面前,因為四顧無人,才說了句狂話,卻沒想到王府的人竟然緊盯著他們。

因為上來了一個不認識的軍官,李景隆想不是什麽大來頭,所以還發了一陣狠,直到這兩個耳光,才把他打得怔住了,頓了半天才叫道:“好個奴才,竟敢打本部堂。”

司太極也極為困難地道:“陳將軍,不管怎麽說,李大人是兵部侍郎,已由聖上行旨天下,你是認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