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5/11頁)

謝文龍道:“反正麻煩已經引起了,只好由我一個人擔起來方便點!”

龍錦濤頗感歉咎地道:“文龍,對這次比武你是答應參加了?”

謝文龍沉著地道:“我並不想參加,只是照情形看來,我似乎沒有拒絕的余地!”

龍錦濤道:“話不是這麽說,如果你不願意,我可以密奏皇上取消,當今聖駕十分精明,對武夫負氣之舉並不贊同,你身在公門,為職責而緝奸捕盜才是正事,皇上不會強行指令你參加那種無謂的爭鬥!”

謝文龍微愕道:“那皇上為何又暗示大人,安排這場比武呢?”

龍錦濤壓住了聲音道:“文龍,我現在告訴你一個極密的消息,皇上指示這場比武是另有用意的,你知不知道邊地發生了變化?”

謝文龍淡淡地道:“知道,現在是黃宗得勢,那兩個國師是屬於紅衣門的,因為在本地失了靠山,靜極思動,想在京師另創一股勢力!”

龍錦濤臉色微微交道:“你怎麽知道的?”

謝丈龍不便說出黃秋楓的事,只道:“四叔在江湖上交遊很廣,來往的江湖朋友之間,多少都可以聽見一點消息,最近京中紅衣和尚遽然加增,四叔自然會注意到,稍作打聽,知道他們都是不容於本地而被驅逐出來的,昨夜我把得到的消息告訴他老人家,略加判斷,不難猜測到他們的用意!”

龍錦濤嘆道:“晏老先生真是個有心人,象這種極機密的內幕的消息,朝廷廣置耳目,才得到一點線索,他竟早知道了!”

謝文龍笑道:“江湖人廣布四海,雖然不關心朝政,但各地稍有響動,他們一定最先會知道!”

龍錦濤道:“這件事我一定會奏明呈上對他們多加重用……尤其是晏老先生!”

謝文龍連忙道:“那可使不得!”

龍錦濤道:“晏老先生能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對各地的民情吏治之了解,尤勝於朝廷的密探,對本朝的貢獻太大了,為國為民,這種人才也不宜置閑……”

謝文龍笑道:“大人不明白,江湖人最怕麻煩,尤忌與官中連上關系。四叔以江湖閑散之身,才有機會得知許多消息,如果公開接受官家封賞,一般老朋友避之惟恐不及,今後一點消息都得不到了!”

龍錦濤想想道:“這倒也是,等以後再說吧,現在還是回到本題,對比武之事,聖上曾加密示。要我來問你的口氣,你是否有把握能擊敗他們!”

謝文龍道:“卑職一人之力是不夠的,但如能得四叔與一些江湖朋友之助,大概沒有問題!”

龍錦濤興奮地道:“文龍!你放開手去辦好了,找誰幫忙都行,這次比武一定要勝過那兩個邊憎。你不知道聖上對你的期望多高……”

謝文龍一怔,龍錦濤又道:“聖上的意思是最好能在比武會擊敗他們,令他們無顏在京師立足,自動離去,因他們在京師結交貴族宗室,已經引起聖慮……”

謝文龍道:“皇上怕他們會造反?”

龍錦濤道:“造反尚不至於,可是他們聯絡權貴,結成黨派,對朝政是一大阻礙,小則使宗室傾軋,大則爭機攬勢,那都是聖上深惡痛絕之事!”

謝文龍道:“皇上既知他們不安本分,於脆將他們驅逐出京不就完了!”

龍錦濤一嘆道:“問題不是這麽簡單,如果將他們趕走,引起邊民的憤怒,發動叛亂,敉平起來,又不知要靡費多少人力財力,皇上不想輕動幹戈,只希望能解戰亂於無形……”

謝文龍不解道:“紅派在本土失勢,這些人還能起什麽作用?”

龍錦濤道:“紅黃之爭是他們的家務,表面上還是一個的,侮辱了紅派,反而促使他們團結一致了……”

說完放低聲又道:“紅黃之爭,是朝廷制邊的手段,這次黃教得勢,也是朝廷暗中支持的,紅教統制邊民很久,勢力已深入民心,如果不加以遏制,就很難控制了,所以朝廷也希望能利用這次比武的機會,一殺他們的威鳳,一則顯示本朝人才之盛,無論文武都不是邊夷所能企及,再則也可以把這兩個禍患遣四邊境,讓他們自己傷腦筋去!”

謝文龍呆了一果道:“導致其亂而制之!我沒想到朝廷是用這種方法制邊的!”

龍錦濤一嘆道:“我們的國家太大了,四境盡是蠻夷番敵,悍勇不馴,個個都覬覦中原富庶而圖染指,朝廷為保守這一片基業,豈是容易,五年前為了敉平回亂,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始克收功,元氣未復,實不堪再度用兵,所以只好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這是你們江湖人不會了解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今我不憚其煩,向你解釋這麽多,就是要你明白朝廷的苦心……”

謝文龍點點頭道:“我知道,昨夜我跟四叔商量這件事,還怕他們得寵於內宮,有點顧忌,現在知道了朝廷的意思,自然就可以放手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