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王者之上 第二章 人之初(第2/23頁)

不論多稀奇的八股考題到他手底,他總能默出一篇欽選正文範例,真如書上拓下來似的。仗著這份本領,他十九歲便已榮登金榜,當朝並無第二人能及。

只是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這楊二爺應試本領一流,當官才幹卻不濟了。好容易在兵部占了缺,心思卻全不在公事上,鎮日裏點卯瞎混,須臾度日,私底下更是花錢如流水。自己的俸祿用盡了不說,還把腦筋動到祖業上,日常裏幾千兩、幾千兩往外搬,任憑大哥怎麽往家裏攢,總趕不上他花得快。

楊遠精明幹練,楊肅觀老成持重,父兄兩代辛苦經營,沒想家裏卻出了如此敗類。眼見管家轉過頭來,頻頻嘆息,阿秀也是沒口子的亂罵,楊紹奇煩得很了,便道:“行了,你少管叔叔的閑事,倒是你明日下午不是要開學了麽?書本子收好了吧?”

阿秀原本傲然說嘴,乍聽學堂開課在即,一張笑臉忽地僵住。只見他雙眼漸漸眯起,臉色慢慢發白,最後蠕蠕倒在後座上,宛如死屍一般。這會兒便輪楊紹奇罵人了:“別老是這般怪模怪樣。你娘出身書香世家,你爹又是當朝大學士,你將來要弄到江大清那鬼模樣,那咱們可沒臉見人了。”

“江大清?”阿秀雙眼一亮,喜道:“那是誰啊?”

都說物以類聚,獸好群居,果然阿秀聽得先賢之名,便已興高采烈。楊紹奇呸了一聲,訓道:“少問兩句!記得睡前把書本子收好,不然明日下午掉東落西,還不是得勞你娘送去?”阿秀張開了嘴,狠狠打了個大哈欠,正要閉眼睡覺,忽然間想起一事,不由得雙眼大睜,急急坐了起來,驚道:“叔叔,你……你房裏有沒有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自宋代以後,這“三字經”便是孩童啟蒙的讀本,與“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合稱“三百千”。只消讀過書的,莫不能朗朗上口。楊紹奇皺眉道:“叔叔當然有三字經,怎麽?你可是想借麽?”阿秀忙道:“是啊,我那本舊的被人偷了,得找本新的替上。”

阿秀自稱書本被偷,楊紹奇卻是半信半疑。他斜目打量侄子,沉吟道:“等等,你們孟夫子不是教列史記了麽?什麽時候又要重讀三字經了?”阿秀嘆道:“還不是給華妹害的?孟夫子說她根底太差,什麽字都認不得。過年前便把咱們臭罵了一頓,說開課後全要重讀三字經呢。”

華妹勤奮向學,大有父風,想來阿秀定是把話掉反了來說。楊紹奇罵道:“你這小子除了張嘴吹牛,還有什麽本領?行了,叔叔房裏還有本三字經,明日一早拿給你。”阿秀不急著道謝,只怯怯地道:“叔叔,你那本三字經……可是手抄的麽?”

“手抄的?”楊紹奇愣了,當時經書多為印制,分作活版、雕版兩種,甚少有手抄珍本。他心下納悶,便道:“好端端地,為何要讀手抄本?”阿秀道:“手抄的看來親切,讀來格外有勁。”

說著死纏著叔叔,懇求道:“叔叔,你親手抄一本給我吧,拜托嘛!叔叔!叔叔!”

小孩子常有古怪風俗,有時風行左手寫字,有時盛行倒退走路,隔一陣子便有新花頭,每使父母不勝其擾。楊紹奇不願溺愛兒童,搖手便道:“沒法想,叔叔這本是雕版印的,你愛要不要,隨你便吧。”阿秀聽他說得冷,竟爾哼了一聲,道:“那就免了,你自個兒留著用吧。”

阿秀目無尊長,竟敢如此頂撞叔叔,楊紹奇心頭火起,正要狠狠教訓一番。前座的管家卻把腦袋轉了回來,笑道:“神秀少爺別發愁,您要讀手抄本,那有啥難的?我記得書房裏還有幾本三字經,全是你爹爹親手抄的。”

阿秀原本嘟著嘴,乍聞此書,卻不禁雙眼發光,大喜道:“真的麽?”

“當然是真的。”管家駕著車,笑眯眯地道:“你爹爹孩提時勤奮用功,最愛抄書,單是三字經一樣,他便抄了三本之多呢。”

阿秀啊呀一聲,扼腕道:“才三本而已,不夠用啊。”

“什麽!”楊紹奇愕然道:“三本還嫌少?那幾本才算足?”

阿秀不假思索,迳自道:“十本。”話才出口,好似曉得說溜了嘴,一時張口大哈哈,閉眼小眯眯,自管冬眠起來了。

阿秀似有圖謀,楊紹奇不免疑心大起,那管家卻是個老糊塗,兀自笑說往事:“唉,說起大少爺啊,老朽最是佩服了。他打小一絲不苟,專愛抄書,不只三字經,古文選,連什麽大藏經、法華經、長阿含經,他也是邊抄邊默,慢慢都記熟了。”說著說,不忘訓誡後座那個不長進的:“二爺啊,您要有大少爺的一半用功,老早就升任侍郎羅。”無論誰有了楊肅觀這等大哥,都只有哼哼哈哈的份兒。果然楊紹奇一聽數落,霎時腦袋一歪,便也冬眠起來了。眼看叔叔裝死,這會兒阿秀便又復活了,他湊到了前座,笑道:“管家伯伯,大藏經不是佛經麽,我爹爹小時為何要抄啊?”管家笑道:“小少爺可忘得快了,你爹爹是哪個門派出身啊?”阿秀一聲驚呼,大喊道:“對啊,他是少林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