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神劍擒龍 第三章 文淵閣(第3/9頁)

他又往下翻去,見一本奏章上寫著名錄二字。秦仲海心下大喜,那日他曾在怒蒼山上見過這群土匪的外號姓名,但對這幫人的來歷卻不甚明了,當下便細細翻閱下去。

他翻開第一頁,只見上頭寫著“怒蒼山匪酋之首:秦匪霸先。”

秦仲海驚道:“秦霸先!又是這姓秦的老烏龜!原來他就是怒蒼山的老大!”想起華山上江充曾多次提及這人的名字,好似寧不凡與自己師父也識得此人,卻說這老小子名聲何以如此響亮?原來他便是名震天下的怒蒼山匪酋大頭目。

秦仲海心道:“這老小子想來很是厲害,嘿嘿!照老子看,只要姓秦的,多半不差勁。”他翻開下一頁,想看看第二把交椅是何方神聖,赫見一行字,見是“怒蒼山群匪左軍師:朱匪陽,賊號潛龍。”秦仲海心下一凜,想道:“他媽的,這人居然還姓朱,不知跟皇帝有無幹系。”此時皇族朱姓,天下何止萬千,他望著“朱陽”兩宇,左思右想,猜測不休,卻也看不出什麽名堂來。

他不識得此人,再又往下翻看,只見一行字寫道:“怒蒼山右軍師:唐匪士謙,賊號鳳羽”。這兩大軍師的名號,秦仲海早在大殿見過,知道是“潛龍鳳羽”,但直至此時,方知這兩人的真實姓名,原來一個叫做“朱陽”,另一個叫做“唐士謙”。只是這兩人毫無江湖名氣,也猜想不出他們有何事跡,只得再往下翻看。

此時已見過了幕僚參軍,下頭便是怒蒼山的將領名錄,秦仲海低頭念去,赫然讀道:“怒蒼山五虎上將之首:方匪子敬,賊號九州劍王。”

秦仲海心中大驚,兩手一顫,手上的名冊頓時掉落在地。

他全身發顫,腦中亂成一片,尋思道:“師父是怒蒼山的大將?這……這從何說起?我怎麽沒聽人提起過?難不成有人誣陷麽?”霎時間,腦中電光雷閃,想起從小到大見到的無數怪事:師父經常郁郁寡歡、聽到自己要投效朝廷時的怒氣勃發、江充在玉清觀下令格殺師父……秦仲海張大了嘴,想道:“這……照此看來,師父真與怒蒼山有所牽連……”他低下頭去,心中亂成一片:“原來那日在怒蒼山大殿上見的斷頭虎,刻的便是師父的名字。可惜啊可惜!若憑師父這身武藝,他若能投效朝廷,定是威鎮邊疆的大將,又為何要造反呢?”

秦仲海呆了一陣,他雖不是忠君愛國的典範,但多年在柳昂天的麾下辦事,早視朝廷安寧為己任,也常以忠義孤臣自居。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到處搜羅不得志的豪傑,好來為朝廷效力。眼見教養自己的師父乃是朝廷眼中的大反賊,不能不為師父感到惋惜痛心。

他心慌意亂,依序往下讀去,只見下頭是其余將領的名號:“石匪剛,賊號氣沖塞北”、“陸匪孤瞻,賊號江東帆影”、“韓匪毅,賊號西涼小呂布”、“李匪鐵衫,賊號鐵劍震天南”,這些名字甚是眼熟,都與那日在怒蒼山大殿所見的名號相同。秦仲海急速翻看,只見其余尚有言振武、言二娘兄妹、常飛、項天壽等名號,一時數之不盡,實在不及細看。

正想間,忽聽文淵閣樓下傳來太監說話的聲音。秦仲海心下一凜,自知身在禁地之中,雖然這些人未必上來,但若給他們貿然撞見,卻也不是好事,當下三步並做兩步,急急沖出密室門口,跟著反手將大門掩上,自行下樓去了。

過不數日,這日恰逢皇帝召見柳昂天,韋子壯身居護衛,便一路隨行進宮。眼見柳昂天與皇帝在養心殿裏談論不休,韋子壯知道一時半刻完不了事,一來四下無事,二來久不見秦仲海,便去尋他談心。

韋子壯早知秦仲海給調到文淵閣去,當下便沿路來尋。他到了文淵閣,只見虎林軍門禁森嚴,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韋子壯心下暗贊:“秦將軍平日裏雖是散漫,其實治軍有方,井井有條,絕不在咱們侯爺之下。”他行到門口,向守衛稟明來意,那守衛答應一聲,忙去通告了。韋子壯守候良久,才見秦仲海從頂樓下來,卻是神思不屬的模樣。

韋子壯知道秦仲海負責看管書庫,一見他面色有異,心下便感驚慌,忙問道:“怎麽了?可有什麽東西少了嗎?”秦仲海剛看完怒蒼山名錄,心中自是煩悶,沒好氣地道:“哪少了什麽?你可別自個兒嚇唬自個兒,沒事弄出病來。”韋子壯啐了一口,道:“我是怕你有什麽閃失,你還數落我哪。”

秦仲海幹笑兩聲,他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忽地想起韋子壯出身武當,向來熟知江湖事,脫口便問:“韋護衛,你可曾聽過怒蒼山?”

韋子壯聽得“怒蒼山”三字,忍不住面色大震,身子急急顫抖。秦仲海眼尖,已然看出韋子壯神態非比尋常,他站起身來,沉聲問道:“韋護衛怎麽了,可是這群匪人與你有怨麽?”韋子壯嘆道:“沒事……沒什麽好說的……”秦仲海隨即神色放松,笑道:“哎呀!不過隨口問個兩句,瞧韋大哥緊張得。不說了……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