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跡(第2/6頁)



  舒青虹幽幽嘆道:“師父教訓得是,只是弟子秉性天成,恐怕要讓師父失望了。還好香香悟性甚高,將來或許可以替弟子繼承師父衣缽。”

  孫妙玉盯著女弟子看了半晌,突然一聲嘆息:“你還是沒做到心境空明。”舒青虹垂下頭,柔聲問:“師父的心是否也真正空明呢?”

  孫妙玉一窒,半晌無語。師徒二人臉上都有些蕭索,那種寂寥和失落的表情竟有幾分相似。山風凜冽,將孫妙玉的衣袂和長發吹得翩翩飛起,使她看起來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氣質。

  一騎疾馳而來的快馬吸引了二人的目光,這令她們心中都有些奇怪。為了遠離紅塵俗世,孫妙玉特意選了這處僻靜無人的山林,平日除了樵子農夫,很少看到外人,少時快馬馳近,二人這才看清,馬背上是個背負天心劍的天心居弟子。只見她縱馬來到二人面前,不等快馬停穩便翻身下馬,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對孫妙玉拱手拜道:“孫師伯,楚師姐有信送到。”

  孫妙玉接過信,拆開草草一看,對她頷首道:“知道了,請你回復你們居主,就說屆時我一定會去。”

  那少女舒了口氣,立刻告辭就走。舒青虹見師父面色凝重,忙問:“信上說什麽?”

  孫妙玉淡淡道:“魔門下個月將在嵩山之巔搞什麽天降神火的儀式,邀請武林同道一同觀禮。天心居也接到了邀請,所以楚青霞來信邀咱們同去。咱們在這裏也隱居了五年多,香香都快五歲了,還從沒見過外面的世界,這次咱們就一同去嵩山走去,也帶孩子出去開開眼界。”說到這她回過頭,直視著弟子的眼眸,“這期間肯定會碰到一些你想忘記的人,屆時你如何應對?”

  舒青虹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師父放心,弟子凡心已死,不會再為任何人心亂。”

  “如果遇到故人糾纏,你如何應付?”孫妙玉又問。就聽舒青虹平靜地道:“弟子雖然習武的悟性不行,但應付這些許小事卻還遊刃有余,師父不必擔心。”

  “那好,明日咱們就動身去嵩山,看看魔門天降神火的玄虛。”孫妙玉說著回頭招呼巴哲,“你速速去雇輛馬車回來,明日一早咱們就出發。”

  巴哲答應一聲,立刻向山下奔去。他那迅疾而馳的背影不再像孤獨的惡狼,卻越來越像一只輕松飛翔的鷹。

  殘陽落盡,天色如血,雲襄白衣飄飄,負手矗立山巔,一動不動地仰望著茫茫蒼穹。他的身邊多了個五六歲的孩子——南宮放與趙欣怡的兒子趙佳。“雲叔叔,你在看什麽?”孩子睜著漆黑的大眼睛,看著一臉寂寥蕭索的雲襄,又看看極目無際的天空,眼裏滿是好奇。

  “天心。”雲襄輕輕吐出兩個字,申請肅穆莊嚴。孩子仔細看看天空,滿是好奇地問:“天有心嗎?”

  “有!當然有!”雲襄摸摸孩子的頭,柔聲道,“你媽媽就住在那裏,許許多多像她那樣善良的人,都住在那裏,在默默守護著我們。”

  孩子“哦”了一聲,凝目望向蒼穹。他感到自己的目光似乎穿越雲層,看到了最為四年的媽媽。

  身後傳來“吧嗒、吧嗒”的腳步聲,雲襄回頭望去,就見阿布小跑過來,在三尺外站定,吝嗇地動了一下尾巴。雲襄見狀,伸手牽起孩子:“筱伯回來了,去看看他給你帶來了什麽好東西。”孩子一聲歡呼,拉起雲襄的手就往山下跑去。阿布跟在二人身後,不即不離。

  來到山腰那間雅靜的竹樓,孩子已急不可耐地丟開雲襄,蹦蹦跳跳地沖上竹樓,推門大叫:“筱伯!我要的陀螺買到了嗎?”

  屋裏傳來老少二人嘻嘻哈哈的笑鬧聲。雲襄嘴邊泛起一絲會心的微笑,緩緩登樓而上,尚未進門就見筱伯迎了出來,興沖沖地道:“公子,你看誰來了!”

  一個高挑健碩的少年迎了出來,就見他年紀在十七八歲模樣,面目俊朗,舉止從容,只是神情有些靦腆,帶著少年人特有的羞澀和稚嫩。他一見雲襄,眼裏閃出莫名驚喜,急忙拱手拜道:“雲大哥!”

  雲襄仔細打量片刻,終於認出了對方,不由一聲歡叫:“你是阿毅?羅毅?”見少年笑著點了點頭,雲襄急忙將他扶起,連連感慨,“幾年不見,長這麽高了?靜空師父在天有靈,一定會非常高興。”

  原來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少林靜空大師的俗家弟子羅毅。靜空大師圓寂之時,將他和濟生堂都托付給了雲襄。不過雲襄自從在少室山下與之分手後,就再沒見過他,只知道他在幫忙打理濟生堂,沒想到幾年不見,他已經從一個半大的孩子,長成了一個略有些靦腆的大小夥子。(前情請看《千門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