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立關系(第3/3頁)

越浪的憤概是有根據的。

想深一層,宇文愚開罪越家確不明智,會禍及子孫,因為如越浪所言,嶺南正是獲罪被貶謫的慣地,這就叫“山水有相逢”。

發過脾氣後,越浪回復常態,道:“範兄的修養比在下好,完全不當一回事。咦!那亭子相當不錯,我們到那裏坐一會兒好嗎?”

在亭子坐下後,越浪贊嘆道:“有些事確是我們嶺南人學不來的,坐在這裏,不論朝任何一方看,盡為小橋流水的美景,景景不同,這麽動人的園林景致,我還是首開眼界。”

龍鷹立知他沒參加過“仙跡遊”,否則該曉得此園不同他園,乃出自魯妙子的心思設計。亦不說破,道:“對今次的‘少帥冠’,越兄是志在必得。對吧?”

越浪點頭道:“我們本有十足信心,但隊內兩個主將已給你老哥趕跑,勝負之數變得難以逆料。”

龍鷹頭痛起來,牧場隊亦是輸不得的,輸了穆飛會被驅逐,而自己更會在決賽助陣,那豈非越浪之敗,是敗於自己手上?不論越浪如何心胸廣闊,亦會心生芥蒂,何況照他適才對宇文愚充滿侮辱性言詞的反應,越浪的胸懷並非他想象般的可納百川。

越浪訝道:“範兄為何忽然關心起馬球賽來,我從未見過範兄去看球賽。”

龍鷹不答反問,道:“越兄既有把握擊敗關中隊,決賽時又可廣邀其他隊的高手助陣,該不用因流失兩個主將心煩。”

越浪嘆道:“那也要有人願助陣才成,我屬意的是河間王和乾舜兩人,不過剛才的情況你看到的了,宇文愚故然態度囂狂,河間王亦好不到哪裏去,連點個頭打招呼都省回,我如去邀他助陣,極可能是自討沒趣。”

龍鷹“醜婦終須見公婆”,早說出來怎都比遲說好,苦笑道:“如河間王曉得小弟會在決戰下場助牧場隊,他定會受邀加入你們的陣營。”

越浪愕然。

龍鷹道:“事情是這樣的,那晚射箭後,穆飛送小弟離開,說出邀請我助陣的提議,小弟隨口答應了,到剛才方想到或會和越兄對壘球場。”

越浪苦笑道:“現在我更沒把握了。坦白說,範兄頗有點像當年的寇仲,雖從未打過馬球,踏足球場後卻可比任何老手打得更好。”

龍鷹皺眉道:“如成和局,是不是決賽的兩隊同時贏得‘少帥冠’,享有到神都面聖的殊榮?”

越浪道:“三球一局,三局一盤,三盤定勝負。二十七籌為奇數,根本沒有和局的可能。”

龍鷹思索道:“球賽的規則是怎樣定下來的?與外面的球賽有分別嗎?”

越浪道:“在不少地方有分別,原因是在第一屆飛馬節,寇仲因應情況作出改動,例如可於最後的決戰廣邀好手助陣,是因有寇仲和徐子陵在的牧場隊太強了,故任由對手在決賽時請其他高手幫忙,令賽事更有看頭,當然最後仍輸個一塌糊塗,但這個做法卻給保留下來。像勝出者可到京見皇上,則為太宗的主意,因為他想藉機與寇、徐兩人敘舊。當時‘少帥冠’並不存在,是在第二屆飛馬節由太宗皇帝頒旨設立的。在牧場山城的祖廟外有塊方石碑,刻下歷屆球隊得勝者的籍貫和名字,由於第一屆有寇、徐兩人,故名留此石成為天下馬球好手能取得的最高榮譽。”

龍鷹心忖原來飛馬節的馬球賽有此淵源傳統,難怪人人全力以赴。道:“有沒有叫停的機制?”

越浪沉吟片刻,道:“這是飛馬節從未試過的事,能中止球賽怕只有聖神皇帝方有這個資格,但必須參賽兩隊各得十三籌才有意思,誰能將賽局控制得這麽好?”

龍鷹道:“這是一個可能性。將就點,由安樂郡主出口如何?”

越浪皺眉道:“範兄有想過另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嗎?”

龍鷹苦笑道:“穆飛亦是輸不得的,輸了便被逐出牧場,原因正由小弟而起。”

將大概的情況道出,瞞著細節,不讓越浪曉得他見過商月令的廬山真貌。

越浪道:“竟有此原因,難得是範兄不計前嫌,仍肯助穆飛度過難關。範兄有多少把握可說服郡主?又有多少把握可營造出和局形勢?”

龍鷹嘆道:“半分也沒有,但此乃唯一兩全其美之法。小弟要到神都去,有身份比沒身份好,為之出師有名。越兄要到神都去,為的亦是家族的地位和未來。在此一言為定,我們來個暗中合作,創造出最理想的結局。”

越浪道:“可是觀賽不乏馬球高手,我們有沒有盡力,怕瞞不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