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口難言(第3/3頁)

楊清仁卻絕不像李顯般昏庸糊塗,不分是非黑白,且有台勒虛雲為他籌謀用計,可像武曌般把皇位坐得穩似鐵塔,在法理上更比武曌優勝。當這情況出現,龍鷹將是一敗塗地,不可能有反勝的機會。

於台勒虛雲來說情況是愈亂愈好,一邊制造武氏子弟和朝臣間的矛盾,另一邊暗撐韋妃和武三思,營造最有利於他們篡朝奪位的氣氛和勢頭。

看眼前三個朝廷重臣對楊清仁的維護和尊敬,便曉得楊清仁有多成功。

龍鷹避重就輕的道:“從鄙人醫者的眼去看,當然對太子的健康有因加得減、過猶不及的壞影響,不過諸位大人請放心,只是一件小事,未致成災,諒太子以後也不敢隨便服用不是由鄙人處方的藥物。”

張柬之三人聽得你眼望我眼,不知他是假糊塗還是真糊塗。

張柬之道:“老夫有一件事拜托太醫,為的不是老夫的榮辱,而是天下蒼生,與太醫懸壺濟世的志向相同。”

崔玄曄誠懇的道:“據寧夫人所言,太醫對現時宮城內的事也看不過眼,對嗎?”

龍鷹仍不肯朝寧采霜投以半眼,道:“各位大人不用有任何避忌,有什麽話即管吩咐,鄙人辦不到是一回事,但絕不會說出去。”

大家始終有過一定的交情,也要看狄仁傑的情面。張柬之的朝臣集團似強實弱,皆因未能知己知彼,猶如一群在黑暗裏徘徊於險崖邊緣的人,不知踏錯一步立墜往能令他們粉身碎骨的淵底。

心裏充滿痛苦和矛盾。

桓彥範道:“朝廷現時有個非常畸形的發展,就是聖上的寵臣權力日重,太子則變得無所事事。唉!”

崔玄曄坦然道:“太醫既然是明白人,玄曄亦不隱瞞,關鍵處在於二張兄弟,太子登位後,兩人的權勢有增無減,依附者日眾,同族兄弟張同休、張昌期、張昌儀等倚仗其勢,賣官鬻爵、強占民田、草菅人命,飛揚跋扈,引起朝野極大憤慨。看情況,二張已不把太子放在眼內。”

龍鷹記起他們曾多次彈劾二張,顯然所有努力均以失敗收場,暗呼罪過。他的“五年大計”竟造就出兩個禍國殃民的惡賊,實始料所不及。不過比起楊清仁,張易之和張昌宗只是小奸之惡,為禍不大。

道:“這方面鄙人略有所聞。”

轉向張柬之道:“張相欲托鄙人何事呢?”

張柬之道:“若以前有國老在,可由他直接稟上聖上,現在我們再沒有這個門路。國老回鄉前,曾提點老夫太醫乃正直可靠的人,所以老夫方有此不情之請,由太醫看著辦吧!”

龍鷹心忖姜是老的辣,這樣一頂帽子戴下來,不到自己不盡點心力。不過如是透過自己去問女帝有關太子何時登位的事,張柬之會是多此一托。

際此一刻,龍鷹比之以前任何時候,更明白政治是怎麽一回事。

龍鷹留心聆聽。

崔玄曄助攻道:“太醫是目前朝臣裏唯一可和聖上說話的人,有很多事是不方便在朝會時當眾說的。”

龍鷹道:“這個鄙人明白,可是若要私下稟上聖上,太平公主該是比鄙人適合百倍的人選。”

張柬之欣然道:“聽太醫這幾句話,老夫放心哩!本還以為太醫因長年在外,不清楚宮內的情況。”

忽然問道:“太醫和胖公公究竟是何關系呢?因何他肯這般維護太醫,對胖公公來說是罕有的事。”

龍鷹早慣了他這種突襲式的說話方法,一時不備下會立刻著了他的道兒,啞口無言等若圖窮匕現,死得冤枉。

漫不經意地答道:“或許是因鄙人助他減輕體重有關系吧!”

又壓低聲音道:“公公說現在吃東西時,全無顧忌,不知多麽暢美。”

這是身為神醫最易找到的理由,無懈可擊。

張柬之對他的答案不知該滿意還是氣結,沉吟起來。

龍鷹仍想不通他們因何不請太平出馬,卻要來勞煩他小小一個太醫官。

當然更猜不到托付他的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