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1章 防禦機制(中)(第2/3頁)

說完後六道停下來,凝視著冷夜,說道:“這才是龍國完整的五帝歷史。所有的帝王或是謀逆竊國,或是武功爭天下,並非儒家一直強調的禪讓,整個五帝時期根本沒有誰禪讓過。而儒家不停強調的禪讓其實只不過是為了幫《史記》圓謊堵漏,自圓其說而已。”

冷夜狠狠的撓著頭皮,直欲將頭皮都撓出血來,哭喪著臉道:“照你這麽說,堯、舜、禹這些五帝都不是指人,而指的是一個個朝代?”

六道點頭道:“你確實可以這麽理解。就像我之前說的,你冷夜奪位成功後,號夜帝。這夜帝的夜即是你的名字,也同樣是對當前政權君王的稱謂。你的兒子如同繼位的話,就是二任夜帝趙某某,然後你的孫子三任夜帝趙某某。懂了不?……你也不用奇怪,那個時代的傳統就是這樣的,這種情況直到姒啟時期才有所改變。到了商代,才正式以國號為稱,這種帝稱方式就被徹底擯棄了。至於那個夏王朝……”六道聳聳肩說道:“很遺憾,並不存在夏王朝,龍國歷史的第一個朝代是商朝。龍國雖然自稱有五千年歷史,但官方承認的時間也只是從商朝開始算起,之前的五帝以及夏王朝時期都不被承認。所以有人戲稱五帝時期是傳說中的神話時代,暗諷五帝就跟女媧、盤古那些神話故事一樣,都只是虛構的。但事實上五帝時期確實是真的存在過,不過並不是你們所理解的那區區幾個帝王,而是我之前所說的政權。”

冷夜苦笑道:“他娘的,你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徹底把我以往所有的認知都推翻了。”

六道笑了笑,說道:“不是推翻,而是你所學的歷史都是錯誤的,被歷代儒家刻意掩蓋的。其實《史記》還有很多的錯漏可尋,比如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大錯特錯了。《史記》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光是這一句話,就已經彰顯了司馬遷的無知。少典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氏族。所謂的氏其實就是一個部落的稱謂,像我們命運部隊如果在那個時期組成一個部落,可以稱為命運氏。黃帝的有熊氏可能最早時是屬是少典氏族的管轄,就像遊牧民族的王帳和下屬部族帳營的關系一樣,但黃帝絕對不是什麽少典的兒子。還有,黃帝的名字應該叫伯荼,不叫軒轅。另外公孫這個姓也不對,公孫之姓最早出自春秋。春秋戰國諸候們的兒子都稱為公子,像秦始皇的兒子扶蘇就叫公子蘇,胡亥叫公子亥。而公子們的兒子就叫公孫,這些諸候們的後人後來就有許多人以公孫為姓,意指自己是諸候的子孫後代。所以公孫姓者最早出自春秋,皆是貴族之後。五帝之時並無公孫之姓,最早的大姓是風姓,從燧人氏開始到伏羲、女媧政權直致炎帝姜姓為止,全都是由風姓掌權的。風姓之後的大姓中也沒有公孫,並且那個時候的大姓全帶了女字邊的,像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媧、好等等,這些姓都帶女字邊的,甚至連‘姓’這個字拆開來也是女生二字。”

說到這裏,六道停了一下。可能是說得口幹了,舔了舔幹燥的嘴唇後才繼續說道:“上古是沒有公孫姓的,《史記》上說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對吧?可是這十四姓也沒有一個姓公孫的。還有,清代崔述在《補上古考信錄》也同樣指出:‘公孫是公之孫,上古時無此(公孫)稱。’所以司馬遷根本就什麽都不懂,卻自以為是的把道聽途說來的東西寫進了《史記》中。後來的儒家把《史記》捧為正統,雖然發現了其中大量的錯誤,卻因為種種政治因素不去修正,反而編造各種謊言來混淆視聽。”

冷夜沉默了半天,忽然問道:“這麽說,五帝的禪讓都是假的?”

“假的。”六道點頭道:“五帝每個彼此都相差了好幾百年,怎麽可能活到那個時候禪讓?雖然儒家一直在強調,五帝時期都是禪讓制度以禮治國,可實際上五帝政權都是謀逆奪位的,並不是儒家所說的那麽平和。”

冷夜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

六道嘴角微挑,噙著一抹笑容,繼續說道:“另外,我們就暫且權當《史記》裏面所說的都是真的吧,五帝都是人物而非政權。那麽你有沒有注意到,《史記》中自黃帝後面的那些帝王,可全部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代,都是他的直系血脈後裔,沒有一個是外人。這已經是血統繼位傳承制度了吧?即是血統傳承又哪裏來的禪讓。”

“這……”冷夜啞口無言。

“既然是血統繼位,為什麽儒家還一直強調五帝是禪讓制?更說夏啟才是第一個血統傳承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冷夜沉默下來仔細想了想,發現六道說的竟都是對的。按照《史記》所述,黃帝後面的帝王確實全都是他的血脈後裔,既然如此又怎麽會是禪讓制?漢獻帝讓位給曹丕,魏元帝曹奐讓位給司馬炎,這才是禪讓,雖然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讓。而《史記》中的這個錯誤確實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