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小產品(第2/2頁)

鄉衛生所的余大夫就面臨這個問題。他把兒子押著到‘聖光機械’當攪拌機操作員,工作就是學著給機器定量加料,然後推電閘攪拌。這活簡單至極,傻子都能幹。

可幹了三個月,兒子就一聲不吭把工作辭了,跟幾個朋友合夥買下了一輛機動三輪車。余大夫為此大驚,“好好的工作為什麽不幹?你們自己能找到那麽多貨來運麽?”

“廠裏說了,願意扶持我們這些單幹的。‘聖光機械’正派人在各鄉鎮設點,他們有渠道接活,然後分派給我們。

廠裏提供信息,三個月內不收我們任何費用。三個月後若是經營不好,願意再招募我們回廠裏幹活,確保我們後路無憂。”兒子都把情況打聽清楚了,算計了很久。

說白了,‘聖光機械’實際上等於扶持一批人,把運輸,操作,維修等服務外包出去了。余大夫仔細盤算了一番,就發現周青峰好像又在做善事,倒貼錢給人發財。

兒子搓搓手,喜不自勝地說道:“我和幾個朋友算過,一輛車才三百塊,簡直就跟白送似的。還有攪拌機,內部價只要一千八。等我們賺了錢也買一台來,半年絕對回本。

現在市面上拉貨的活很多,比如鄉裏鎮裏好些地方修路。來回一趟就五塊錢,我一天能跑好幾趟。運氣好,一個月就能把車錢賺回來。”

聽著一點一滴的算計,余大夫頭一回覺著自己兒子在‘聖光機械’幹了三個月,真的長進了不少。

而在‘聖光機械’在南頭鄉的工廠內。

“那台50CC排量的汽油機要一百六十塊一台。變速器,電瓶,車體,輪胎等等配件加一起,我們的生產成本就快五百塊了。這還不包括人工稅費的成本。”

“我們這車是賣的挺好,市面上找不到比我們質量更好更便宜的機動三輪車。”鄭教授算賬之後直嘆氣,“可這賣一部就賠一部啊。要是再擴大產量……”

技工們熱火朝天的進行三班倒工作。隨著熟練度的提升,產量的提升速度遠比預期要快。但作坊式的生產必然存在個上限,卡住‘聖光機械’的發展。

周青峰接口說道:“擴大產量才能降低成本,沒有產能就是死。我們也不能窩在南頭鄉這個小地方,必須繼續擴張,否則就是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