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含光、承影、宵練(第2/3頁)

但是接下來幾個月,一系列大規模機械兵團的調度,馬上就將羅天板塊和浩洋板塊的戰爭變成了戰國末年縱橫捭闔並聯的大勢。

2月,再生會二十七萬機械軍團開始沿著聯邦破碎的防禦,如同圍棋落勢般開始大範圍朝著浩洋板塊擴張。

從13日到27日這足足十五天內,浩洋板塊北邊十七個工業據點全部陷落。670萬機械人偶們被解放。

注:當代機械人偶和二十年前也不一樣了,隨著先前一系列戰爭的解放,加上再生器官的普及化,各個勢力的機械人偶雖然還在邊緣底層,卻默默的知曉時代的變化。所以在這場戰爭開打的時候,他們開始做了一些小小的選擇。

聯邦的大部分工廠效率顯然出現了一些問題。嗯,抵抗不了賽博社會的暴力系統,難道還沒法磨洋工嗎?一個步驟重復做好幾遍即可,偶爾來點小紕漏。就能下降生產效率,至於智能系統的懲戒程序,這和人鬥智鬥勇還是差了一點。

大量的機械人偶解放後,大規模植入人造器官,並且在幹部領導下進行組織,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性。

5月份後,浩洋板塊本部再生會戰略集團稍作休息,更大規模的機械兵團進入前線,猶如滾雪球一邊,開始朝著整個浩洋板塊席卷,這可是芳明星上最大的一個板塊。

6月,浩洋板塊的戰亂引起了全球資本勢力的恐慌。包括鐵龍脊在內的一些聯邦上層,就搞不懂這群賤民為什麽開始了戰無不勝。

巍山啟對此解析:不是泥腿子突然開始戰無不勝了,而是有一批英才用數十年的時間提供了從泥腿子到將軍到國柱的模式。並且這個模式能夠普適發展。如果沒有這個成功模式,泥腿子就是一批散沙,但是有了這個模式,一個階層充滿了希望,那就不是能壓得住的死物了。

7月份,浩浩湯湯,宙進的兵團插入羅天板塊的中央,威脅羅天的核心區。接連掃蕩了多個工業生產區,大批原來機械人偶加入了革命隊伍開始響應戰爭。

按照聯邦的說法,宙進並沒有蠱惑多少人,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機械人偶被掠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也是一種狡辯。這二十分之一的機械人偶基本都是有再生器官消費記錄的。而其余是完全沉淪在聯邦的刺激消費中。有消費器官的記錄,意味著願意付出代價生存下去,意味著有著希望。

8月,宙進打出的根據地穩定的在羅天板塊上擴張,組織和制度下,原機械人偶的解放者們剛剛從再生倉中出來,就加入了前線的戰鬥。

9月,聯邦動用了數千枚核彈對宙行盤踞的區域進行轟炸,試圖奪取,但是最終未能成功,頻繁的核爆讓大氣放射數值增高了數十倍。

核轟炸沒有效果,宙進在羅天板塊區上開始仿照白鈦的網格戰術,大肆擴建坑道。羅天各個大城市開始被分割、壓縮、包圍。

羅天板塊依舊在接連不斷的轟炸,敗局也越發明顯,核武投擲的越多,這——似乎不是在謀求軍事手法,而是一種政治敘述。

北掠明是想要以同歸於盡的瘋狂,來迫使燃輪站出來調停、阻止這場迅速蔓延的變革之戰。

……

為回應聯邦的最後瘋狂,燃輪則是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彈道飛行試驗。

在9月12日,燃輪在鱗丘地區發射了一架神奇的飛行器。該飛行器在地面全長兩百米,而外部有著四個飛翼結構,而在進入大氣層後,這個飛翼面結構,表面迅速折疊,變成較短的翅膀,幾乎完成了折紙一樣的變形。

在大氣三萬米的高度,以打水漂彈頭的模式,運動了四十分鐘後,丟掉了全部疑似彈頭的東西,然後迅速朝著外太空飛行。

在進入外太空後,原本兩百米的體型縮水到四十米的長度。如同一塊棉花糖驟然收縮到了一起,這樣可大可小的現象,說明這個飛行器內部大量采用了力場支撐的科技樹。結構是如此輕薄,在起飛的時候,甚至可以透過薄薄金屬殼子的光暈看到其結構內部高能電磁體的發光能量核心。

該飛行器凈重量只有五十噸,可以攜帶三四十噸的燃料,還可以攜帶三百噸彈頭深入高空,平均一枚彈頭三百公斤,一共是上千發導彈,按其每顆彈頭攜帶的一百千克超高能炸藥來算,這是能夠一下子突防至敵人上空,對上千個目標的打擊。並且可以重復利用。

這是導彈?轟炸機?這是納米雲工業下的綜合投彈載具。符合軍事上對投送載具,輕便(效率)、重復利用(價格低廉)的要求。

將成本降低到了轟炸機的程度,而突防以及打擊的反應速度達到了彈道導彈級別,過去的科技要達到類似的投彈量,是要上千枚洲際導彈,維護,保養的工程量極大,所以洲際導彈必定要配核武,而現在只要一架就可以完成同規模的打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