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暮靄沉沉楚天闊(第2/3頁)

事後證明有六十三個是虛假的,這是均摘星都要例行的欺騙掩護。呃,均摘星就是不大規模進攻,也經常在春秋冬集結,大規模制造海底聲呐群,玩戰略進攻的誘騙行動。每次都能讓整個土之星各個作戰指揮室發瘋一樣的警報!

而現在也不例外,搞得聯邦軍團下面的技術人員都有點‘狼來了’的無所謂,而蘇天基這樣頂級的指揮官,而是被騷擾的神經衰弱。煩不勝煩。

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真的是大規模進攻

衛星拍攝系統,發現大洋上飄起了數萬個導彈發射井!這不是幾千個核潛艇。而就是發射筒裝的導彈,運送到三百米深的海水中,然後,在海底信息網絡的統一命令下,集體上浮。然後發射了。

發射確切的來說分為兩撥,第一波發射的是動能彈頭,第二波是超小衛星。很顯然均摘星不滿足於,無人機構成信息網絡,對太空一直是有念想的。這不太空艦隊數量少下來,那就搞事情了!

說到底:還是控制者們太過勞,要像十五年前圍剿火之星那樣,太空艦隊長期在土之星上空待命。這點導彈搶不了制太空權。太空戰列艦這個平台皮糙肉厚,並且激光攔截器功率要比衛星強多了。

聯邦的天基武器系統拼命攔截,但還是被第一波集體攻擊給打慘了。在戰區上方,聯邦密集的衛星網絡,硬生生被打出了一個巨大的空缺口。並且在七個小時內,該區域的衛星網無法恢復。

而緊接著就七八秒後,大片海域上,一艘艘求進會潛水戰列艦浮出海面。擡起電磁炮管,炮管浮出水面,迅速發射炮彈,並且在五分鐘之內開始下潛。如此速度,比水之星同類型兵器中,那幫二十分鐘才能完成下潛的宗教兵們要強了幾個世代。

當然,聯邦在土之星上的天基反擊網也比水之星上強很多,大量的聯邦重型衛星在被導彈打下來之前。選擇了投放錐狀彈頭,求進會的這些戰列艦在海面上用激光系統攔截了百分之七十的彈頭,但是還有十二艘戰艦,被彈頭穿透了三百米的水層後,轟然擊沉。

不過這是高手過招,水下戰列艦敢冒著風險來上浮,所完成的任務一定是讓對方頭疼無比的。雙方招招都相互針對。

在聯邦第十七艦隊上空。就迎來了電磁炮彈雨點般的打擊。在三十秒不到的時間內,彈頭群突破防護陣線,直接砸到了艦隊正中央主力艦上。整個艦隊正中央火光繚繞。而隨後大量水滴炸裂效果般的細小顆粒隨著氣流散射四處拋散。

而這個時候,蘇天基則是斷然下令,對該海域進行核磁脈沖覆蓋攻擊。

最終,在磁脈沖敵我不分的壓制中,17艦隊在求進會深海兵種的圍攻下。全部沉沒。這可是43艘輔助戰艦,十多條大型主力艦,毫無疑問,絕對是聯邦虧大發了。

回望這場戰役,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核心艦隊被擊傷後,為什麽蘇天基下令在該海域上發動核武進攻,而不是調集海上機動力量收縮呢。

戰後部分幸存浮標聲呐資料顯示,的確存在幾十個大型深海螃蟹形的移動戰爭基地有向著大陸架挺近的跡象。這說明了,蘇天基所下達的拋棄前沿艦隊,下令核打擊的命令似乎是正確的。

在聯邦已經徹底丟失制電磁權的情況下,均摘星極有可能利用這個時候的信息優勢,對17艦隊重創後漏出的防禦口子來一次突擊!——按照諸多指揮官對均摘星的秉性了解,這種事情不是“極有可能發生”,而是“絕對會發生”,這場大規模導彈發射,戰艦上浮,基本上就是均摘星準備下餃子前準備的醋了!

……

那場戰役早已經落下帷幕,從戰損比上,雙方幾乎是半斤對八兩,聯邦雖然損失嚴重,但是生產力對比上,僅僅是毛毛雨。

但是給聯邦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這三百年來,聯邦還沒遇到過,掌握全面水上優勢,掌握太空優勢,海底一方在維持防禦正規作戰的時候,還有反打的能力!要不是蘇天基及時在求進會即將登陸的沿海地區決策果斷,全頻電磁壓制。

均摘星極有可能得手,因為一旦登陸,突進到聯邦海岸線附近,核電磁壓制,壓制的就不是均摘星登陸,而是破壞己方防禦體系的通訊網絡。

……

此戰過後,聯邦上層把控制者在土之星上空的巡航任務重新補充下來,至於下一步該怎麽辦,一位位上位指揮官心裏沒底。不過,這又是指揮官,又是艦隊值班,已經讓聯邦極為吃力了。

蘇天基等指揮官只能壓著均摘星不登陸,至於對深海信息障礙區域的突破,只能說聯邦一方人力緊缺。

重新部署了八月作戰計劃,全球總戰略研討會,開得差不多了,這時通訊平台上,閃爍光芒,幾秒種後,融繼璇上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