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均摘星的“遠征”(第4/4頁)

人類的至高精英,是三大至高職業,但是人類上層並非就只是三大至高職業。例如天體塔考核中有一半的人被刷下來,這些被刷下來的人並不是被聯邦放棄了。他們依舊是聯邦的重要力量。

哪怕是千年前的單一上位職業,在聯邦中也是寶貴的人才。

磁雲星上現在二十萬人,這些人都是有領域(堡壘)、信息光點(將軍),亦或是有調節復雜法脈系統(權柄)職能的人類。他們是聯邦維持太空力量的基礎。

當然在磁雲星也是有爭奪的,但是和其他星球相比,這種爭奪烈度並不高,不需要指揮官,聯邦在磁雲星上的人口完全可以鎮壓這個星球。

至於鎮壓的對象,是磁雲星的一個龐大生態系統。

在磁雲星的外層大氣中,金屬礦物是非常稀少的。磁雲星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在巨大壓力下內部有金屬氫層,所以磁場是聯邦主星,土之星磁場的十一倍,故被稱呼為磁雲星。

人類掌握了智能納米礦脈體系,這個納米體系由於能在高壓下維持高效小型的核反應,所以在星球下面能夠擴張得很快,如同植物的根系一樣快速擴張到整個磁雲星球,將磁雲星球內部巖石核心上的礦產源源不斷地汲取到液氫海洋表面,構建人類在磁雲行星雲層的生產體系。

當代的人類能夠運用這個技術,兩萬兩千年前的人類沒理由不用這個技術。兩萬兩千年前的開礦系統,在聯邦主星球殘留下來,而在磁雲星球卻沒有殘留下來。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星球內部有著非常奇特的生命種類,人類的設備對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是營養物質。

仔細說一下這個星球的生態情況。

由於磁雲星龐大的質量,內部其實是在進行非常緩慢的核聚變,而這些核聚變能量會誘發地震,內部的金屬氫層會在這種能量釋放中周期崩落一部分,而這崩落的一部分在磁雲熱流上升中送上去,金屬氫變成液氫是在釋放能量,這就為內部生態系統提供能源。在磁雲行星內部的生命體依賴的金屬氫,就如同碳基生命圈依賴的有機物食物一樣。

當然單單擁有能源還不夠,磁雲行星每次地殼運動,從金屬氫殼上湧出的不僅僅是金屬氫碎片,還有各種矽,碳,水,液氨等物質,這些物質構成了磁雲星上生命的基本結構。

當人類的采礦納米機器人,在磁雲星球內部開采了大量的重金屬礦物的時候,制造了液氫層的富營養化。所以部分生命死亡,部分生命瘋狂繁盛。而這破壞了磁雲星內部的生態平衡。

而磁雲星的生物圈還和水火風土四個巖石大行星的情況不一樣,四顆巖石大行星的生命都是進化成群體,然後群體誕生高等智慧個體。

磁雲星則是直接進化成高智能群體,也就是物種意識,這是因為巖石大行星巖石外殼是絕緣的,而磁雲星的金屬氫外殼最外面一層是超導的。這是一個良好的信息、電能傳導媒介。

因為電信息、電能量都能良好地從這個金屬氫層全球無損傳輸。

所以星球上的物種集群走的不是碳基生物圈智慧群落的生命道路,而是星球意識的道路。通俗的說,整個星球的物種雖然有不同的思維,但是最終都鏈接同一個意識!

另外一顆大行星光環星內部也是這種情況。宇宙歷早期,聯邦費了幾十年,才理解對面的基礎邏輯為什麽和自己不同。

第一:聯邦人類的開礦,損壞了磁雲星內部的平衡。

第二:磁雲星的星球意識也早就被神之星征服,龐大的星球意識形態,甚至就是神之星上某個神的化身。在兩萬兩千年前,這個星球意識就不站在人類這邊。

第三:戰略上,人類也必須在磁雲行星上立足,繼續封鎖高能衛星上的聖獸。

這些矛盾,造就了人類聯邦和磁雲行星的星球意識必須開戰,而這場戰爭由於沒什麽戰損,且能在磁雲星球上自給,這種戰爭不溫不火地持續著,以至於現在聯邦人沒什麽感覺。

在宇宙歷第三百年水,風,火三大行星被征服時,人類依舊沒能解決氣態大行星內部的生態系統,但爾後三顆大行星反叛,聯邦在兩顆大行星表面的優勢也沒受什麽影響。

這其實就是緩慢的侵蝕。

人類聯邦的一代代精英們,維護著從星球核心衍生的礦脈網絡,同時毫不猶豫地切斷金屬氫上的信息網絡,將星球意識切成了八九份。其中三個已經在人類的攻擊下非常軟弱,在不少事項上已經開始尋求妥協。

宇宙飛船內,均摘星看著厚厚的玻璃窗外,那顆氣態大行星,默然說道:“誰對誰錯呢?我們是智慧物種構成的集群,他們是智慧的物種群,雙方的思維概念有太大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