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鑄胚鍛形(第2/4頁)

在學校的花園中。

穿著感應電子機械服的均摘星,在林蔭中走著,周圍的人和學生看到均摘星,紛紛讓開,以敬畏的目光瞧著均摘星。

而均摘星的表情此時卻比一年前更加木愣了,看不出有受挫之喪,亦找不出驕狂之色。外界的評判僅僅是各色旁觀者於自身立場中主觀揣度。

在這一年內,均摘星雖然在天體塔學院的對戰中戰無不勝,但通過課程中的測演,是知曉著天高地厚,也曉得自己行路步數!

課程中,均摘星終於遇到了聖槍學院最頂尖的天才——蘇天基。

如果說融繼英是幾十年未遇到的天騎士天才,而蘇天基則是在指揮官系,強大的耀星,如果說當代年輕指揮官中,誰最有可能是下一位英雄位指揮官,蘇天基是朝著這個目標跑得最快的一位。

課程中,均摘星比了三次。

基本上都是從頭到尾被壓制得死死地。上位指揮官最重要的,火力和進攻部隊的銜接。

蘇天基能夠做到什麽程度呢?

在上千公裏的戰線上,他組織的全線,八十個進攻點上的突擊,能對均摘星全面碾壓。

仔細看一個突擊點的戰役安排,往往是核爆打擊前,就開始指揮部分滲透部隊朝著核爆區域沖鋒,同時重火力開炮在預定地點內炸開一個個彈坑,等到核爆的兩秒前,滲透部隊剛好潛伏到彈坑內。

隨著核閃光橫掃一切。在彈坑中,兵團規避掉大片的光輻射殺傷,然後直接一躍而起,避過沖擊波在低空中造成的不規則湍流。直接以一個弧線越過地面沖擊波後,朝著那毫無抵抗的區域進行沖鋒。這一個突擊點上的兩千多個單位,能夠打穿四十萬平方公裏的區域。

蘇天基給均摘星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均摘星眼中始終以最強為業界標杆。

在面對蘇天基的打法時,先天不足的均摘星如果跟著走進攻路線將面臨無解。

均摘星自我鉆研的戰術體系時,以能對抗蘇天基橫推為重要指標。

均摘星:“一個可以輕松被第一解決的老二毫無意義。必須要有抵抗最強的能力,能在最強者的威懾下有一戰之力。這才是競爭的意義。”

嗯,陸地上正面大規模戰役剛不過他,但是可以用前沿補給基地快速在沿海地區上浮。依托海上運輸的機動性,將對抗的最大編制,壓縮到一千個單位以內。

依靠這套體系,均摘星現在能夠和他打個四六開——均摘星現在四,蘇天基是六。

看似還是落入下風,但是重點在於:均摘星的軍工生產體系全面強調移動,是整套兵工標準開始適應大洋上的機動運輸。不讓對方抓住。

故在課程中,和蘇天基的第三場比測中,均摘星成功能在蘇天基面前勉勉強強強撐,雖然也是敗了,蘇天基卻只能在後期,依靠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才解決戰爭,與融繼璇一樣,都是無限在太空中堆疊衛星網,把每一片大海實時監控,才能幹掉均摘星。

均摘星的這套戰法,是敗在自身能力不足上,不是敗在體系上。這和其他人敗給蘇天基具有本質性不同。

均摘星縱然敵不過蘇天基,但蘇天基在實戰中要付出重大代價。——均摘星的拔劍對蘇天基具有威脅。

不過,站在功利性的角度上來看,均摘星在這條指揮官體系的建設上,可能並不適應潮流的發展。

均摘星對此黯然評價自己道:“李廣難封!”

……

李廣,西漢名將,在漢武帝繼位前,在邊塞依托長城要塞體系,在對匈戰爭中頗有戰績。但是在漢武帝全面對匈奴發動戰爭後,對他重用時,他的部隊要麽是迷路,要麽就是遇到幾倍伏擊,而與之相對的衛青、霍去病,直接一路長驅直入,直搗匈奴王庭。這同行這麽耀眼,李廣自然是顯得庸。

但是,實際上,李廣是防守反擊的將才,在漢初戰略就是防守反擊,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戰略轉為了主動進攻,他過於謹慎就不適應時代了。

而當今,水火風土四大星球的戰略態勢,已經不再是五百年前三大星球剛剛叛亂的時候了,聯邦在近兩百年的戰爭中,已經對水火風三顆大星球取得絕對優勢。

水之星上聯邦已經扶持了傀儡政權。風之星上聯邦也把那個星球上分割成了四個國家,至於火之星那邊,以現在的態勢來看,貌似是要把那個宗教集團領導的種族打絕種的趨勢。

戰略上很顯然是前所未有的進攻態勢。而均摘星現在的指揮官才能,似乎更應該站在三顆大星球去挨打!(譏諷)因為那邊劣勢位的他們才需要均摘星這樣的人才!

呵呵,無論是高維,還是這個世界,不是某些地方覺得需要某些人,某些人就應該過去。均摘星:“那邊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允許人才誕生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