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章 與盧勝安的夜談(第2/2頁)

“三代通訊已經提交過數次方案,這是利用密集型的通訊裝置,遍布諸多地區要點,形成密集的通訊網絡。”

“相較於二代通訊,三代通訊確實能讓全國交流暢通無阻。”

除了一些研究所專業從事通訊研究的人員,以及一些高官,知道三代通訊的人並不多。

但盧勝安稍做了思考,並沒有瞞著徐直。

徐直想知道詳細的情況並不難。

聽了徐直的詢問,盧勝安開始點頭回復。

“它不像以往那種通訊塔需要建的非常高,不斷去增加強化通訊的波段。”

“它屬於一種短波,輻射周圍相對要短許多,一座通訊塔能輻射方圓三百到五百公裏,而三代通訊設備只能輻射三五十公裏遠。”

科研技術是徐直的短板之處,盧勝安盡量用簡短的語言將這種三代通訊描繪了出來。

“也就是說,若是想達成三代通訊,至少要建造比二代通訊多十倍的設備?”徐直問道。

“十幾,二十余倍吧,畢竟二代通訊的覆蓋面並不全,三代通訊重疊鋪設的區域也多,而且還需要搭建基站控制台串聯。”

二代通訊已經耗費了極多的國力,至今只是使用短短的幾十年。

聽得盧勝安的話,徐直不由吸了一口冷氣。

翻十幾倍甚至二十余倍的數量,這誰能下的了手,不僅僅是初期的投放,還涉及以後的維護,需要的是天價的建設資金。

那個研究員說的確實沒錯,這種通訊技術更像是空中閣樓,看的見,夠不著。

盧勝安點頭道:“但三代通訊的設備並不需要修建通訊塔,可以安置在居民樓頂,電線杆上,燈柱內部等低高點處,雖說所需的數量極多,產品總計造價昂貴,但相應也省去了不少費用,若是能大規模制造,普及的速度會相當快。”

“三代通訊還有不少優點,若是破壞一處通訊設施,它並不會造成周圍通訊中斷,至多是讓通訊的信號變的稍弱一些。”

“所有通訊設備通過基站控制台都可以集中在一個主控中心,因為通訊毫無延時,出現任何故障都會自動反饋到各處通訊管理公司。”

“不管是戰爭,還是動亂導致出現破損,維修和維護起來會非常方便,甚至可以拿通訊設備設置後通過主控中心的驗證去直接替換。”

盧勝安張開雙手,做了個捧心的動作。

“三代的通訊設備設計出來就這麽大,只是二十乘二十公分的立方體構造大小。”

十五公斤大小,二十乘以二十公分的體積。

二代通訊塔再縮也縮不成這樣子。

即便巡查司人員進入小遺跡,他們的通訊設備也有二百余公斤。

徐直咨詢了許久,才問道:“我們湘北有作為示範省先行的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