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迥異的大唐(1)

高仙鷹在宏偉的宣政殿中親眼目睹了大唐最高一層政治勢力之間的激烈爭鬥。

皇帝李顯繼續在宮中養病,沒有上朝,由皇後韋氏在禦座左側的珠簾後面聽政。但韋氏只可參與意見,並沒有最終決定權。

吳王李恪、鎮國太平公主、現任右相的齊國公狄仁傑、現任左相的萊國公杜構、現任吏部尚書的漢陽郡公張柬之、現任禮部尚書的梁國公房遺直、現任刑部尚書的高陽郡公許敬宗、現任兵部尚書的晉陽郡公姚崇、現任中書令的昆陽郡公宗楚客等九人組成臨時內閣,共同處理政務,代皇帝批閱各地奏折,發出的諭令和批轉的奏折上均用藍批,而不是皇帝才有權使用的朱批。

這九個人分別代表著五個大勢力。吳王李恪與太平公主勢均力敵,旗下有著廣泛的人脈與雄厚的實力;狄仁傑、張柬之、杜構、房遺直都是保皇派,支持正統,凡是屬於保皇派、中立派、騎墻派的官員都站在他們這一邊,其中不乏名臣、名將、名士,實力也很強大;許敬宗倒向太平公主,惟她馬首是瞻,為她在朝野奔走,不遺余力;宗楚客是韋後的心腹,為了將韋後捧上女皇寶座,什麽厚顏無恥的事都能幹出來,而皇帝李顯卻不以為意,對他頗為器重,凡是有野心又貪婪,靠著韋後與安樂公主賣官鬻爵才有機會站上朝堂的官員都跟隨著他;姚崇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是支持李旦與李隆基,為此曾被太平公主貶官,靠著李隆基的提攜才得以重返長安,而太平公主近兩年力捧李旦,與李顯對抗,因而也有不少官員聚集在這一方。五大勢力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暫時維持著長安的平穩局面。

這天在朝上,因皇帝一直病重,儲君問題便再次提出,頓時引起激烈爭執。韋後力主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太平公主全力推舉弟弟李旦為皇太弟,保皇派認為皇帝的兒子李重福方為正統,可立為皇太子,而許多老一輩官員推崇李恪,年輕一代則舉薦李隆基。

各方勢力的官員紛紛跳出來,唇槍舌劍,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借古諷今,在朝堂上展開了大辯論。吵到後來,韋後一系與太平公主一系的官員都赤膊上陣,撕破臉皮,甚至大打出手。

武將們大都沒有文官的伶牙俐齒,只站在一旁作壁上觀。這時見文官們在丹陛前扭打在一起,醜態百出,大半武將都習以為常,面不改色,只有高仙芝與高仙鷹見識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奇景,不由得有幾分驚詫。

打鬧半天,也無定論,最後此議題又被暫時擱置。

其後的每個重大議題幾乎都會出現類似的場面,最後由李恪、太平公主或狄仁傑出面壓制,方才暫時休戰。

只有讓高仙芝與高仙鷹暫留長安一事,各方全都表示贊同,至於具體職位的安排,卻又各置一詞。有人提議讓他們入兵部,有人提議讓他們執掌羽林衛,甚至有人提議讓高仙芝擔任禦史大夫,讓他一臉茫然,都不知該做什麽表情才好。

高仙鷹在後面拉住父親的腰帶,免得他一時沖動,站出去說些不好挽回的話。他很清楚,他們父子手中並沒有要緊的兵權,不過是本身以及所帶部曲的戰力強勁,且與各方勢力都無糾葛,又是高麗人,因此是最好用也最鋒利的刀。當年李重俊被安樂公主及其丈夫武崇訓百般欺侮,性命攸關之下不得不舉兵發動政變,如果有高氏父子參與,怎麽會功虧一簣,兵敗被誅?單憑高仙芝、高仙鷹及其部曲的戰力,就可以攻破宮門,殺進皇宮。各方勢力如今將他們留在長安,自是意圖招攬,一旦要武力逼宮,他們父子就是打頭陣的最佳人選。

對於高仙鷹來說,一切都很簡單。只要任務節點出來,那麽有必要時,他就去當那把刀,宰了那些作妖的狗男女,扶持應該上位的人登基。如果沒有必要,父子倆自然可以裝病裝死,總之不露面,橫豎不配合,誰又能把他們怎麽樣?

現在,他們沒必要卷進那些風波,只在一邊袖手旁觀就行了。

其實高仙鷹根本不必擔心,高仙芝比他還要小心謹慎,完全不會在這裏沖動行事。作為高麗人,在大唐的朝堂上天生便低人一等。若不是李淵的皇後是鮮卑獨孤氏,現在的皇室子孫都有鮮卑血統,因此對周邊夷狄蠻胡等百族均一視同仁,他也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如今僥幸積功有了公爵位,升任高官,他也想要盡力保住,傳給子孫後代。況且,他一直在遙遠的西域為官,並未進入過長安的權力中樞,目前的局勢如何,他根本就看不清楚,無論別人怎麽說他們父子,只要不是有意誣陷坑害,他都會暫時保持沉默。

眾臣吵吵嚷嚷,韋後獨坐垂簾之後,對今天才出現在朝堂之上的高仙芝與高仙鷹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