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F級事故(第4/5頁)

“加藤先生,別走了!請停下來!”

“幹嗎要停下來?這不是走得挺好的嗎?”

如果養成了錯誤的行走習慣,將來修正起來可就困難了,修正得越早越好。我敲擊著鍵盤,稍微修正了一下平衡功能。實際上,人到中年以後反射神經和平衡感覺就差了,有些動作對於人來說習以為常,而代體的傳感器過於敏感,外在表征也就很明顯。

“好了,您再走走看。”

“哇——”加藤在邁出第一步的同時,大叫起來,“原來如此!跟剛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簡直就是我自己的身體嘛!”

加藤先生滿意地沖我笑了。那眼神好像在說:你小子,行啊!

不過,說實話,這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7S的性能的功勞。跟以往的機種相比,7S調整起來特別省力。代體的反應非常直觀地表現出來,很容易發現哪個部位有問題。通過模擬練習,我以為自己已經理解了7S的優越性能,但結果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太拉仿生技術公司的代體調整師一直在偷偷地觀察我們,大概他也看出了7S強大的實力,驚得瞪大了眼睛。

步行前進順利地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練習了後退、橫向移動、單腿站立、全方位的轉體運動……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對所有的傳感器進行了微調。最後,我用康復鍛煉專用的皮球跟加藤先生做了投球接球的訓練。他接住球然後再把球投給我,投接球需要平衡使用全身的人工肌肉,而且需要巧妙的連動。這些都難不住他,他非常順利地完成了訓練。

“這就沒有問題了。”

我重新確認了一遍顯示器畫面上的數據。同步率達到了98.3307%,剩下的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動修正了。二十四小時內同步率應該就會超過99%。

今天我的工作到此結束。我敲擊鍵盤發出指令,切斷了代體和調整裝置的無線連接。從此,加藤先生就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四處活動了。

“加藤先生,千萬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代體的人工肌肉,超負荷的話會造成硬化,甚至斷裂。”

“原來這玩意兒不像超人那樣有力量啊?不管怎麽說也是個機器人啊!”

“只不過是個醫療用機器人而已。”

加藤先生朝著大鏡子模仿起拳擊運動員面對假想敵的拳擊動作來,還真像那麽回事。

“明天我還會過來,做最後一次檢查。”

“檢查完了我就可以出院了吧?”

加藤先生說著做了一套快速出拳動作。雖說過於劇烈的運動會損傷人工肌肉,但這種程度的運動還是沒問題的。

“您得接受心理輔導以後才能出院。”

“什麽?像我這樣還用接受心理輔導嗎?用不著!”

加藤先生說著來了一記右勾拳。

看來加藤先生很喜歡7S,這倒沒有什麽不好,但有一點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代體是不能無限期使用的。

就算原肉體的治療還沒有結束,三十天以內也要把意識傳輸回去。代體內部的能源單元裏存儲著腦裝置和人工肌肉運轉所需的能量,但只夠用三十天。盡管有應急用的備用能源單元,最長也就是用三十一天。能源消耗完了,意識就消失了。您可能會說,如果是這樣,換一套新的能源單元不就行了嗎?不行的,首先從構造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其次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許的,違反了這個規定,就無法取得生產許可證了。

您想,要是能無限期地供給能量,永遠利用代體,事實上這個人就會變成不老不死的人。從倫理觀念上來說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現代人類社會還沒有做好面對這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因此只能通過法律手段加以限制。

話是這樣說,可就算沒有法律限制,利用代體實現不老不死在目前也是不可能的。首先是代體的中樞,也就是腦裝置不能長期運行。腦裝置裏裝入的人工神經細胞復合體,一旦輸入意識開始活動,運行三十天以後,功能便會開始衰退。

從臨床上來講,醫生也不希望患者長期使用代體。原肉體脫離意識的時間越長,意識被傳輸回去之後的康復鍛煉就越難。盡管醫生會定期對原肉體進行脈沖刺激,適當供給營養,肌肉和內臟功能的退化也是無法完全防止的。特別是七十歲以上的人,由於很容易出現吞咽困難之類的症狀,代體的使用不宜超過兩周。

雖說代體的使用有各種限制,但畢竟可以不用忍受治療初期最難熬的痛苦,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福音。看看加藤先生代體頭部3D映像的表情就知道了。

我把卸下代體以後變得輕了許多的搬運車裝上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向公司銷售部上條部長匯報說這邊的7S已經順利交貨以後,又去了另一家醫院。去這家醫院不是交貨,而是回收使用過的代體。使用過的代體回收以後要搬回工廠解體,取下少數可以再利用的零件,剩下的就作為廢品處理了。一次性使用是利用代體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