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庭召妖,黃帝聚將,傾力一戰(第2/3頁)

“所以燭龍大神為首的那一批最古老的古神,才依舊保持著古神的大道本性,只要與道合真,這後天生靈的起起落落,不過是時光長河中留下的痕跡罷了。燭龍本性如時光長河,人性與他來說,只是河中流水的倒影,河流如何會被倒影擊敗?”

“所以燭龍並不會插手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的人性之爭,所以燭龍被濁染的部分,才會被祂斬出,代替祂的人性,十二祖巫中才多了一個燭九陰……燭龍的九陰之氣。”

“這一路來我看到人族血戰數個紀元,終於崛起!古神的時代終於落幕!”

白澤平靜的訴說那數十個盤古紀之前的歷史,古老的時代在他的嘴下,緩緩重現。

“這是人與神的歷史,妖族何在?”白澤微笑著問道。

“萬族不甘被人族壓迫,故而在太一陛下的引領下,凝聚為妖!”少年模樣的英招大聖平靜道。

白澤搖頭:“從來沒有妖族,只有被異化的人,和被古神統治的其他後天生靈。我白澤,出身於神,卻有一個人的心,所以無關我長的什麽模樣,我也從來不是爾等的同胞。我乃帝鴻麾下,軍師白澤!”

英招冷冷道:“既然你如此執迷不悟,我只好送你離開這個紀元了!”

猰貐也冷笑道:“帝鴻要慢上陛下一刻,才能降臨,天庭絕地天通,自斷一臂,洪荒人族勢力忙著屠殺其他萬族,而且你白澤一副禽獸模樣,又有哪個人族會出手救你?白澤,你孤立無援,也遠不是我們的對手,引頸就戮罷!”

面對絕死之境,白澤依舊平靜,他緩緩的仰頭望天,喃喃自語道:“妖族如此看重我,但我在帝鴻麾下,其實只是第二有智慧的人啊!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有一人的智慧遠勝於我。我白澤最大的能力,只是熟知歷史,知曉你們妖族和古神的情報和弱點。”

“但論戰爭的智慧,我卻在某人之下,所以我只是帝鴻陛下的軍師,而他確實陛下之相……他風去其垢,其名……風後!”

在混沌鐘聲之中,在濤濤洪水之中,後土部的一位老者仰頭望天,他姓風名後,後者——領袖也,風者乃是人族最古老的姓氏,風後,便是風姓十部的首領,天皇部之首。他站在黃河之畔,乃是渭,洛,黃河交匯之所。

河圖重地,大河關口。

如今共工縱水淹沒洪荒,大河傾覆,此處便為治水的關要所在,故而鯀灑下息壤之時,在此處營造華山,鎮壓了黃河,使其不至於肆虐人族祖地。

如今風後就站在華山之上,俯視著不遠處的大河彎口——那處關口,名為風陵渡。

風陵渡,便是風後之陵,大河渡口!

“混沌鐘響,妖庭降臨,是時候召喚陛下眾將,迎接戰爭了!”老者風後神情凝重道,他俯身跪在地上,去祭拜那華山之下,被束縛的大河,那暴虐的大河,那災難的大河,那撫育了人族的……大河!

這時大河之中,那濤濤濁流之中,一只巨大的靈龜背負一只古樸的石盒,由大河之中,風陵渡下浮出。

那古樸的龜背之上,丹甲青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正是先天靈寶洛書之跡,洛書所護石盒,縱然是大神通者若不知其密,也難以輕易取出。

風後笑道:“倉頡將它藏在此處,也是頑皮!”

這裏離涿鹿戰場不遠,風後傳言被葬於此地,它也在此戰之後被埋葬,史皇倉頡以先天靈寶洛書為藏,將其埋在此處,有一種無言的默契。

風後開啟石盒,從中取出一只古樸的鼓!

黃帝殺東海流波山夔龍大聖,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洪荒億萬裏,以威天下,九天玄女為黃帝制之,其有八十面為戰鼓,乃破陣之鼓,先破妖族周天星鬥大陣,後破蚩尤三盤之陣,這八十面戰鼓,便是黃帝破陣鼓。

而最後一面以夔龍大聖先天不滅靈光緝索其中,有先天靈寶之威的主鼓,則是黃帝召集眾將所用,是為——黃帝聚將鼓!

這洛書所藏,便是黃帝聚將鼓,又或天帝召將鼓。

風後拎起雷獸骨錘,敲響了這面黃帝聚將鼓!轟隆隆的雷鳴,瞬間橫掃洪荒大地,聲震九天之上……在那徹響天地的鐘聲之中,突然出現了咚咚的戰鼓聲,與其同震九天。

青華宮中,諸位大神通者驟聞鼓聲,皆稍稍一愣,共工更是仰頭大笑了起來,祝融臉色陰晴不定,媧皇神色帶著一些玩味,冥河合鼓聲而歌,三清一副置身事外的表現,顓頊驀地面色蒼白,句芒低頭一嘆:“陛下,已不再信任我們了嗎?”

黃帝聚將之鼓,不在天庭,而響於洪荒大地。其中意味,著實難言。

但顓頊這個繼任天帝,肯定不是滋味。

一個是萬族太一神帝的混沌鐘聲,一個是人族天帝帝鴻的聚將之鼓,鐘聲鼓聲,金鳴雷吼,渲染天地一片肅殺,洪荒大陸之上,無數掙紮在洪水中的萬族強者開啟了古老的祭壇,一個個古老的種族老祖,妖族強者怒吼道:“人族欲滅我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