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功德圓滿,即為神聖,牛魔平天(第2/3頁)

“非神之身,承擔眾生因果,必然有反噬。”

“我既然心慕逍遙仙道,卻身纏眾生因果,因此有大福源,也有大劫難,如今因果劫數反噬,躲得過,清算一番因果,日後便可漸漸仙蹤隱跡,逍遙與世,若是躲不過,非但是我,就連那些與世無爭的妖靈乃至人族,都要萬劫不復!”

小青這次才聽到白素貞告知此番劫數的前因後果,頓時被其中的兇險震驚了。

她驚恐道:“姐姐與人為善,為何遭此大劫?難道善心慈悲錯了嗎?”

“小青莫要說此癡言……姐姐修行到如今,受一身功德的福報無數,如今才有些許反噬,已經是別人想都想不來的好事了!而且功德也是一種因果啊!”

“功德乃是天帝立下的天道……乃是神道,亦是天庭之道。天帝的本意,除了代理天庭治世的諸神之外,有誰承擔起眾生的因果?所以功德是神道……受其德,受其澤,就要承擔對眾生的責任和期望……接受了眾生的敬仰和期望,還想逍遙自在,豈有不受反噬的?”

“所以自盤古大神開辟以來,神道傳承不絕。”

“所以修行功德之道,想要圓滿無缺,必然要出世,要成為天庭的一部分,融入天庭統治洪荒的秩序中,此謂功德圓滿。梳理天道,運轉陰陽自然,乃是天之道,神之道,功德之道。治理眾生,澤被萬物,亦是聖德之道。功德聖德,都不是散仙能修的啊!”

“所以要麽為神,背負眾生的信仰和期待。要麽入天庭,融入那輝煌強盛的神道秩序中,讓天庭替你背負為神的重擔,托庇於組織。”

“五德之中,功德太高,聖德太深,非大神不能受;唯有道德,無為自然,但太過飄渺;福德太重,陰德太輕,為善以德,非其位而不配。五德皆是神仙道……不入天庭難圓滿。”

“小青,我這是德不配位啊!”

小青無言以對,她亦是受功德澤被,受益無數,在其他小妖還在塵土中掙紮廝混的時候,憑什麽她們姐妹沒有機緣氣運,沒有跟腳出生,兩只小小蛇妖,一路上順風順水,還能得到驪山老母這樣的大能看重?

她何嘗不是受功德糾纏呢?

只不過就如諸神托庇天庭組織一樣,她也托庇於自己前面那單薄又高大的身影,跟著她一路走來,一切重擔,都被她承擔過去,自己只需要跟在後面,享受余澤……

功德圓滿……豈是一句輕言。

功德圓滿,自然無往不利,不受其害,功德大道妙用無窮,萬劫不侵,但功德圓滿就是神道大羅,就是天帝三皇,乃至後土娘娘、太一神主那等境界。這般的古神,功德圓滿,才能承擔眾生的信仰的期盼,猶如天道一般,當得起一句天之德也,天之道也。

如今洪荒神玄兩道並舉……但在神道輝煌,玄門未出的時代,稱尊做祖的大神通者,亦如佛門的坐蓮台者一般,有個稱呼,喚作——聖人!

聖人功德圓滿,能承擔其信仰,庇佑其下的眾生的因果,能萬劫不滅,能自眾生之中反證自我,永無失我之慮。

神道聖人,便是神聖。

功德之道,即使天帝參悟的神道,秩序之道,功德之道圓滿無缺,便是大羅,若在能超脫其上,把持道德,便是神聖。玄門雖然勢大……三清雖然占據了盤古正統,但神道從未沒落過。神玄相爭,乃是超脫洪荒一切爭端之上的兩種大勢交鋒。

只不過自從三皇五帝奠定人族正統後,神玄相互交融,矛盾隱藏到了最深層。

玄門之中亦有神道,天庭之中也有玄門,兩者水乳交融,早就難分難解了!

白素貞的大劫,說起來也簡單,無非是神玄之道沖突,功德本是神道,天帝雖然為眾生開辟了功德大道,為玄門仙人留下了坦途,但那坦途說起來也簡單,天梯替你承擔便是,沒有天庭承擔因果,神玄沖突,便會導致劫難。

白素貞若是受天庭的冊封,一切因果自然有天庭承擔,那裏來的劫難?

但她既然享受了功德的好處,又不想受天庭冊封……自然會有隱患。

功德乃是天之道,把持陰陽,運轉四時,修行功德的自然是神,而聖德是澤被蒼生之道,是聖人之道,如周公,如孔丘,如三皇五帝,走到最後還是要承擔眾生的期盼,成為神。道德是為教化,是智慧,就是玄門仙人,修行道德也不受反噬,但太過飄渺,道德圓滿,即便在道德天尊門下,也只有一尊玄都天尊。

福德,才是一般修士印象中的功德。

福德,說起來簡單,就是順天……順應天庭的價值觀,天庭認為什麽是對的,朝那個方向去做,就是福德……但天帝當年把福德一分為二,一部分由天庭把持,是為天道福德,一面由人族執掌,是為人道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