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歸墟魔土,無名恐怖,魔祖之思(第3/4頁)

殺生教主追問梵無劫道:“發生了什麽?你怎麽知道那些樹有問題的?”

“這裏是祇樹給孤獨園!”梵無劫第一句就讓所有魔道道君面無人色,有人顫聲追問道:“佛陀說法,世尊傳道的那個佛門聖地,祇樹給孤獨園?”

金剛經的開頭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祇樹給孤獨園乃是佛門聖地之一,真正有世尊遺跡留下的聖地,在佛門中的地位,就如同玄門的函谷關,玉京山,玉虛宮,魔門的無垠血海,歸墟冥地一樣,乃是整個佛門至高無上的聖地之一,如果這裏就是祇樹給孤獨園,有幾株菩提神樹算什麽,就算當年佛陀入滅的拘屍那城婆羅雙樹被移栽到了這裏,也實屬正常!

他們一群魔道嫡系,跑到了別人佛門的聖地,這算什麽?

最可怕的是,祇樹給孤獨園這樣的無上凈土,為什麽會在歸墟找到?世尊的道場?為什麽會墜入歸墟?

聯想到之前他們似乎還發現了玄冥的屍體。

所有人的汗毛的倒豎起來了!

血屠壓抑著自己的緊張,對屍神老人道:“屍神!你是誰?”

“我是……一棵樹!”屍神老人緩緩道:“我是一棵樹!”他腳下不動,這時候眾人才看到,屍神老人的腳已經紮入魔土之中,腳腕以下已經化為深深的根系,屍神枯朽的相貌,正在往一棵樹蛻變而去,他的手化為枝椏,身軀化為樹幹,滿是皺紋的皮膚如同老樹皮一樣。

血屠深吸一口氣,回頭道:“他們沒救了!我們快離開這個鬼地方!”

梵無劫驚魂未定道:“這些樹是活的!不是生前的那種神性靈根,而是被毀滅劫磨死後,在它們的屍體中,因為這裏的詭異誕生的一種魔物。這種魔物能聽懂我們的話,所以我說它在哭,就聽到了哭聲。”

“……閉嘴!”元育面無人色道。

梵無劫摸不著頭腦,這時候元育移開身體,讓出視線,只見周圍魔土之中紮根的古樹,全部都復蘇了,它們化為一種半鬼半魔的魔物,看著白骨魔船,無數幽幽的聲音高高低低的重復著梵無劫的話,道:“魔物!”

“屍體!”

“詭異……”

“大自在天……!”

“冥河!”

“生命是什麽?”

“眾生,有情!”

梵無劫忽然明白了一些東西,這裏是祇樹給孤獨園,在洪荒破碎前的一個時代,冥河老祖將羅睺鎮壓在了歸墟之中,釋迦摩尼便請冥河來到祇樹給孤獨園辯經論道,一論魔佛之別,明辨魔佛之間的法度。

這一盛會,乃是魔佛之間的第三次辯法,這一次冥河孤身一人去參加,世尊率領三千門徒前往迎接,雙方在祇樹給孤獨園中辯法。

世尊講法七天,法度圓滿無缺,佛法高深。

冥河卻也不落下風,雙方辯法三元,一共三萬多年,最後談及‘眾生’的問題,諸佛弟子發言認為,此詞系指具無明煩惱,流轉生死之迷界凡夫,攬五陰通稱眾生。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

世尊亦稱:“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也就是有受、想、行、識等諸識,緣起者,便是眾生。

於冥河的理解中,就是一切擁有受、想、行、識等精神活動,能感知客觀世界,進行主觀精神活動的,皆是眾生。那麽微小的如蠱之蟲,草木等只能感受,而並不能主觀思考,沒有‘我’的概念的,那些簡單的,卑微的生命是不是眾生呢?

於是冥河老祖便與世尊,共同定義去定義生命。

世尊認為緣起無明,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是眾生,冥河便由此展開了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什麽是生命?”梵家三祖緩緩的,低聲道:“生命的極限在哪裏?生命的界限在哪裏?如何區分生命和非生命?”

“有情就是生命!”血屠魔君神色詭秘道:“有情者,以欲貪對色等諸蘊執著、執迷為有情。若對色欲求、貪愛、喜歡、渴愛、執著、執迷,所以稱為有情。若對受、想、行、識欲求、貪愛、喜歡、渴愛、執著、執迷,便是生命!”

“草木可有情?”殺生教主平靜的反駁道:“無知無識之蟲可有情?”

元育看著他們一張一張古怪的臉,忽然毛骨悚然,這不是他們在說話,這是冥河魔祖在說話,他終於明白這裏最危險的是什麽了!這裏是世尊和魔祖辯法的地方,這裏充斥著魔祖冥河的思考,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