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線無戰事

“這是冥王星。”海歌說。

“沒錯,”崔倫浩擡手滑開編號,一個由巖石與甲烷冰塊組成,至少一半地域被石灰白覆蓋的暗紅色星球,就出現在屏幕左端。金色航軌看上去是從冥王星中心穿過後發生轉折,以它為終點和起點,一分為二地射向兩個不同的方向,目測夾角約為30度。

崔倫浩告訴海歌:“您現在見到的,正是韋德爾先生苦心考證七十年,才得以確定的人工拉格朗日點。當地球抵達了這裏,將進入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冥王星同樣會圍繞太陽公轉,但它的公轉周期差不多能持續248個地球年,這對地球來說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好消息是,它目前正處於遠日點,基本不受太陽災變的影響。壞消息是,地球必須在走完全部航軌前就離開那裏,以避免與冥王星相撞,並在它的衛星卡戎的右側找到停泊點。冥王星與卡戎二者間潮汐鎖定,地球若擅自闖入,有可能會打破它們之間的平衡,從而對三者都造成巨大災難。”

“三角航軌的第三個支點在冥王星上,火伊人號卻必須帶領地球遠離那顆行星,中間隔著它的衛星卡戎。這樣的操作,又是一個難題!除此之外,柯伊伯帶中布滿冰封物體,就算能避開它們,接近絕對零度的氣溫地球人怕也難以承受。”海歌這樣想著,不禁擔憂。

冥王星曾一度被劃歸在太陽系內,屬於位於遠日點的第九大行星,後地球國際天文聯合會糾正了這個錯誤,將它列為在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顆天體,屬於矮行星。

冥王星表面的溫度低至零下229攝氏度,當地球進入這個冰質天體的軌道範圍,如果得不到任何保護,地球表面的生物會被活活凍死,到那時,恐怕冰堡也救不了任何人。

崔倫浩等三人看出了海歌的憂慮,米歇爾明媚一笑,手指順著三角航軌滑回地球的位置,再輕輕點下去。

“是時候向您解釋地球上正發生著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我們傾向於稱它為第十年轉機。”崔倫浩說。

“第十年轉機,這是什麽意思?”海歌不知所雲地傻站著。他沒見全息圖景發生變化,卻感覺瞭望塔裏的環境變了,頭頂出現了淡白色的天空,空中流雲飛卷,陽光如織,遙遠的東方似正有鳥群披著幾縷紅霞飛來。

“這是,薄膜型紅外整流罩!”海歌驚嘆。他猜到那種封閉郵輪的保護膜還能作何用途了救贖之光將用這種物料來對付柯伊伯帶的寒冷!

崔倫浩說:“這項設備想必您不陌生,火伊人號借助它在太平洋公海安全航行了十年。不過小遊艇比不得大地球,要為整個地球覆上這層整流罩可不容易,就算它具有足夠的延展性,能量供應源也將是巨大的考驗。”

海歌完全同意崔倫浩的觀點,火伊人號上,哪怕那樣小一只整流罩的用電量,也占了核發電機組電能產量的三分之二,現在地球人全湧去了北極圈打仗,地球上哪還找得出一座正常運轉的核電站,來保證覆蓋面積遠超51億平方公裏的整流罩正常工作?

崔倫浩與兩位助手交換目光,三人取得共識後,米歇爾再次切換了全息畫面。海歌頭頂,模擬紅外整流罩下的天空消失了,向下俯瞰,他的下方是一大片六角形區域。他認得那是哪兒,那正是北極大陸上,富人們居住的冰堡區,六角形的六個角全屬於軍事據點,政府軍日夜重兵把守,防止無產者聯盟發動突襲。

這一次,米歇爾演示的北極圖景不再是虛擬,而是由引力波探測器從太空空間站遠距離拍攝。海歌不自覺地產生抗拒心理,很不願見到血腥的戰爭場面。可他觀察崔倫浩等三人的表情,不僅沒從他們的臉上看出憤怒,竟還暗藏了喜悅,便隱隱覺出了什麽。

圖景繼續放大,海歌站進了一間裝飾華麗的冰堡房間。

這兒晶瑩剔透的墻上,成排懸掛古代地球名人的油畫畫像,其中有拿破侖、伽利略和哥倫布,還有蘇格拉底與他的弟子柏拉圖,燃燒得正旺的壁爐上方,高懸著中國的孔子。

房間正中,是一張能供二十幾人圍坐的橢圓形會議長桌,沿墻則全是高背座椅,屬於供旁聽者安坐的旁聽席。

“我們現在進入了新聯合國新聞發布中心。剛剛被北極世界人民民主推選出來的第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緊急召開了專門針對地球拯救計劃的公開聯席會議,因為時間緊張,新聞發布會也同時舉行。”

“民主推選?可他們剛剛還在”對於崔倫浩的介紹,海歌有思想準備,但真正聽到這消息時,仍難掩震驚。他想到了那道撕裂天空的,來自阿達茨導彈的紫色電光,還有裹成狗熊,在雪地裏哆嗦著作戰地播報的記者。

將政府軍作為暴力武器,全力對抗平民“叛亂”的聯合政府,突然願意以大局為重,顧及全地球的整體利益了?又或者,坐在眼前的聯合政府領導班子,已被新鮮血液替換,他們是願與無產者聯盟平起平坐的和平主義者,或者根本就來自無產者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