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莽垂香囊

次日五更未到,雲旦措便將嘲風等人引入城來。

這短短數日行程,嘲風閑時便與雲旦措說話。他侃侃而談,把腦子裏和唐人有關的奇聞逸事挑揀著說,讓這唐軍小將欽佩不已。其間,嘲風有意無意地旁敲側擊,套出了唐人對突厥的看法,心裏算是有了底。

入城的刹那,不管嘲風在腦海中演練過多少次要裝得多麽熟門熟路,可在這絕美大城面前,依然露出了無比詫異的神色,隨即羞愧不已。

“許久沒來了吧?甭說你,我常年進進出出,每次都覺得陶醉呢!”雲旦措哈哈一笑,他察覺到了嘲風面上的變化,反而來安慰他。

在這遮天蔽日的森林裏,竟然有一座城鎮!

這座城鎮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唐朝住民已經在此繁衍生息了二十余代,漫長的光陰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完全發揮,不論以哪個朝代、哪個族群的眼光來看,這都是一座極為有趣的城鎮。

各式屋子統一建造在高十余丈的大樹上,遠離地面的住所不但避開了蚊蟲蛇蠍的侵擾,更杜絕了大型肉食龍偷襲的可能性。這些奇怪的建築讓嘲風的好奇心大起,好一座毫不“腳踏實地”的城鎮!

城鎮的布局也很有特色,最外圍的是一系列防禦工事,靠內為民居,最核心的是一個作為議事廳用的龍望殿。龍望殿以木取材,木構撐天,極具東方神韻,雖造於數百年前,卻完好無損,巋然屹立。大殿橫臥在古樹的樹杈上,這是一棵粗壯而偉岸的紅杉,起碼有上千年的樹齡,樹幹需二十名壯漢張開手臂才能抱住,當初為了平整出樹杈來建造大殿,就足足花費了一年的時間。

鬥拱之偉大,出檐之深遠,龍望殿氣魄宏偉,唐風十足。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裝有厚重的板門,屋頂為單檐五脊廡殿頂。屋脊的梁架為三角形結構,由叉手木構件斜撐相抵承脊檁。大殿的內外柱上共使用了五種鬥拱,向外挑出一丈余,好似父輩有力的臂膀,保護著弱小的幼兒,百余年來,房屋的木基免去了多少風雨的侵蝕。在居民的眼中,有力的鬥拱、巨大的屋檐、平緩的屋頂,這些看上去偏於簡單的構造正象征著大唐的胸襟博大、豪情萬丈。

“要進入這龍望殿可不容易。”雲旦措看嘲風看得出神,輕聲道,“必須經過兩道守衛,然後通過環繞著古樹的旋轉樓梯登門。平日裏,龍望殿的大部分房間都是空著的,只有等到有大事需要決斷時,各方的頭面人物才會聚集在此。就像這個時候,恐怕只有史官、守衛等人清閑地待著。”

“龍望殿!”領頭的騎兵此時一聲低吼,暗示眾騎小心謹慎,心懷尊敬。

嘲風聞言,跟著壓低了腦袋。

“進了城,我引著貨物去官倉,老兄你自行別過,有緣再會!”雲旦措輕輕地說道。

嘲風千恩萬謝,心思完全被這個奇妙的城市吸引了。

龍望殿固然壯麗,這裏的民居也煞是有趣,是一個個圓球狀的樹屋。這些球體大小不等,但多數都有一兩丈的直徑。樹屋取材極為方便,輪式骨架加上橫桁,最後蒙上皮草,鋪上木板就是一個小家庭的住所。每個樹屋都開有方正的窗戶,一些蒙皮也可展開、閉合,以此確保空氣對流。圓形樹屋的下層被當成儲物的空間,放置著食物、雜物,等等。為了抵禦偶爾的暴風雨,樹屋用大量的藤蔓做成網狀的支撐系統。進入樹屋的通道則是通過環繞樹幹的旋轉樓梯,有的鄰近的樹屋之間還搭上了木橋。

圓球樹屋最初的靈感來自唐朝的鏤空香囊,這種球狀香囊在唐代頗為流行,由於巧妙地運用了兩個平衡環,使得香囊無論怎樣翻轉,都能保持平衡,香丸和燃炭不被傾倒,香氣則透過鏤空的外殼飄散出來。當然,圓球樹屋並不能隨意地顛覆,但也正因為形似,此城被稱為“香囊城”。

天剛剛發亮,城裏就熱鬧起來。

嘲風感嘆不已,這史前世界,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喧囂。

他有所不知的是,這一天恰逢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唐朝就已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朝廷放假,民間互贈飲食、穿新衣、賀節,一切和元旦相似。在龍時代,古祁連山根本就沒有冬季,但這個美好的節日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此地的住民正在熱熱鬧鬧地慶祝冬至,誰也沒在意身旁瞠目結舌的嘲風一行人。

眼前,幾只約十丈長的大夏龍正被牧龍人驅趕著,慢悠悠地來到樹下,它們需要非常小心,才能使直徑三尺多的大足與地面上的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具長一丈半、寬半丈的龍鞍,被兩道粗實的皮帶綁在龍背上。由於不是作戰用的龍,這些龍鞍顯得比較簡單,最前面一個圓形的坐墊是牧龍人的位置,他發出各種吆喝聲,讓訓練有素的巨龍做出各種動作。龍鞍的四周用木片包圍,內側有多個把手,以便在顛簸的時候可以幫助乘者保持平衡,中間平鋪著木板,作為放置貨物的空間。隨著節日的到來,龍鞍也被打扮一新,木片的外側被漆上了喜慶的紅色,掛上了一圈銅鈴,還點綴著杏黃色的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