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第2/2頁)

文件之中還特意注明,此次排查將在高度保密的前提之下展開。畢竟沒有人願意讓本就輿論沸騰的社會再一次承受一個壞消息的沖擊。衛生部門與防疫部門已經聯手展開標本采集工作——當然,這些工作會以健康體檢或者日常檢查之類的名義展開。在標本采集到之後,生命科學院與衛生部門、防疫部門會組織力量對這上千億份標本進行分析,並將最終結果反饋給王皓所帶領的生化實驗室進行最終處理。

放下這份文件,王皓心中的沉重又增加了幾分。

“如果連最後一個避風港也失去的話,我們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難道我們的最終命運,真的是在這浩瀚宇宙之中悄無聲息的滅亡麽?”

人類太強大,人類又太弱小。人類強大到足以改天換地,足以進行超光速旅行,足以改造一整顆星球。但人類卻連一種病症都無法解決,僅僅一團宇宙之中常見的星際塵埃雲而已,便讓人類束手無策。

人類知道的太多,又知道的太少。人類甚至知道宇宙的起源,知道宇宙的演化,知道宇宙的最終命運,但卻連伽馬射線暴與暗物質的相互作用,暗物質的具體結構與組成都不知道。

“這便是我們人類,這就是我們人類……”

王皓默默嘆息一聲,再次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在政府的直接組織與幹預下,涉及到全人類所有人的大規模標本采集工作僅僅在一個月左右就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百分之二十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陸續完成。不過標本數量已經足夠,有沒有那百分之二十其實關系都不大。

當基因分析完畢之後,一個專門用於分析、檢索數據的計算機專家團隊帶領著這些數據來到了生化實驗室之中。於是王皓便與同事們開始了對這些數據的分析。

最基礎的分析結果其實在上一個步驟就已經得出來了。衛生部門與防疫部門已經確認,在已經獲取到標本的大約八百億人中,將近百分之九十七點六身體之內都檢測到了異常的基因變異,其形式與基因異變綜合症十分相似,只不過程度十分輕微,甚至遠遠達不到能讓人感知出來的地步,並且有極大概率在整個生命歷程之中都不會發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次排查,絕大多數人將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帶著這些異變的基因直到生命的終結。

每大約二十七萬人之中才會有一人因為基因異變而出現輕微的症狀,但會迅速好轉。每一千六百萬人之中會有一人因此而患上不明原因的較重疾病,且無法治愈,每兩億人之中才會有一人因此而死亡。

這雖然已經證明了黃淵團隊所提出理論的正確性,也即該暗物質粒子確實會影響到星系內部,但正像王皓所說那樣,物理的歸物理,醫學的歸醫學。繼續檢測、分析這些樣本,並確認其是否會對人類族群造成影響,是王皓,是生化實驗的責任。

最終的分析結果,讓王皓與同事們的心情再度沉重了起來。

“這些異變的基因不會影響到攜帶者本人,但會影響到下一代。我們文明之中,正常情況下每年會有一億名嬰兒出生。當然,自從進入星際逃亡階段之後,出生率就大幅下降了。目前大概穩定在每年五千萬名嬰兒左右。這其中,三年之前,嬰兒的平均畸形率為萬分之三。但是我注意到,從兩年之前,嬰兒畸形率迅猛攀升到了萬分之七,去年的嬰兒畸形率則提高到了千分之一點五。這意味著,每一年,我們文明內都會增加七萬多名畸形嬰兒。我記得醫學界曾經召開過多次會議,討論、研究嬰兒畸形率快速提升的原因,但每一次都是無果而終,卻沒有想到,原來原因竟然在這裏。”

“以這個速度攀升下去,僅僅幾百年之後,我們文明內就再也誕生不出健康的下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