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逃亡,不逃亡?(第2/2頁)

“機器人不斷擴張的特性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也就是說,我們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流浪文明,我們每到一個星系所想的不會是如何將這個星系建設的更美好,我們所想的只可能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盡可能多的從這個星系之中開采我們需要的資源,剩下的一切,比如資源的再生利用,原生星系的生態保護等都不會在我們的考慮之中,這意味著我們將變成一個掠奪性的文明。”

“對資源的不斷索求,以及我們所面臨的惡劣的宇宙環境,還有不斷逃亡的緊迫感,這所有東西加起來將會全面而徹底的改變我們的文明,我們的價值體系,我們所尊崇的道德觀念,我們認為的十分重要的一切,諸如忠誠、信任、友善、親情等等一切都會消亡不再,因為失去了家鄉的緣故,對於‘人類文明’這個身份的認同感也會不斷降低,在這種情況之下,資源的稀缺必然導致沖突的不斷發生,而在宇宙之中,分裂的代價是極其低廉的——反正是逃亡而已,只要拉起一支艦隊,選擇和主艦隊不同的逃亡方向就可以完成一次分裂,那麽……這意味著什麽,你們明白麽?”

會議室之中響起了一陣低沉的嗡嗡聲。科學院院長則繼續說道:“我想,我們不必去質疑這樣的事情到底會不會發生,它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為這是人性,這是由鐫刻在我們基因之上的東西決定的。”

肖雲對此沉默不語。肖雲可以理解老人的話語,也相當認同老人的話語。很顯然的,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之下,政府所考慮的永遠只會是如何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來為大多數人謀求利益,個體永遠會是被忽略掉的,而身為個人卻永遠只會考慮自己所分配到的資源的多少——任何人都不能要求文明之中的成員們都擁有足夠的大局觀念。在分裂的代價極其低廉,以及朝不保夕,整日逃亡惶惶不可終日的情況之下,文明之中一定會有人選擇分裂的——畢竟,只要自己拉攏起一支隊伍從人類文明之中分裂出去,自己所獲取到的資源就可以交由自己來分配,發起分裂的野心家們也會在這個分配過程之中優先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

不管科技發展到什麽程度,只要人類文明還存在著,那麽野心家就一定不會消失。同樣的,在整個宇宙之中,不管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什麽,只要有所求,那麽就一定會有爭鬥。這和文明的道德程度,科技程度都沒有關系。

宇宙之中不可能存在如同白蓮花一般純潔的文明,所謂權謀爭鬥,陰謀詭計,這些東西並不意味著人類文明的“低劣”,它們僅僅只是自然而然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而已。就算有某個文明之中不存在“權謀爭鬥、陰謀詭計、勾心鬥角”,那也無法證明那個文明的高貴,僅僅只能證明在他們的文明之中,個體之間的爭鬥以其余方式來表現了而已。

競爭,爭鬥,權謀等東西的出現只是正常的社會現象,在某些時候它們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推動人類文明更好的發展,但那只是正常情況下。如果人類文明選擇成為流浪文明的話……那麽這些東西就會成為毀滅人類文明的絞索。

每一次分裂都會讓人類文明被削弱,每一次削弱都會導致所處環境更加惡劣,而所處環境的惡劣又會反過來讓分裂更多,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人類文明就將在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之中被消磨掉所有血肉,或許不用等到機器人集團來對人類文明展開進攻,人類文明就已經消亡了。

“永遠不要對一個群體的人性報太高的希望。”老人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