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進化嘗試(第2/2頁)

“哦,其實並不是這樣。”肖雲說道,“機器人們在此刻確實將進化需求提升到了最高,但是不要忘了,機器人進化是為了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而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仍舊是為了繁衍這個目的,所以,從長時間來看,機器人們的最高需求始終都是繁殖,從來沒有變過。”

“是的。”那名工作人員說道,“那麽……下一步您打算怎麽辦呢?畢竟,此刻的機器人們已經停止繁衍了。”

“它們想要進化,那就讓它們進化吧。”肖雲輕輕說道,“提供一些科技給它們,將它們的活動範圍提升到距離冥王星表面一萬公裏的地步。”

“好的。”那名工作人員答應了一聲,隨即向駐防在冥王星周邊的艦隊發送了一條請求信息。駐防艦隊之中有足夠的軍事科學家,他們會挑選出合適的東西提供給機器人們分解和分析,即達到進化需求,又不會讓機器人們過度的進化。

最終有幾艘按照早就被淘汰的技術制造出來的,只能在星球周邊一定距離內活動的落後飛船被趕制了出來,然後由軍方人員將它們投放到了距離冥王星表面不足一千公裏的近地空間內。

就像是肖雲所預料的那樣,這些飛船剛一出現就受到了機器人們的猛烈圍攻,並且在十分鐘之後就將飛船摧毀。飛船零件被數億台機器人分別取得,然後對這些零件的分析就分別由數億台機器人同時展開。

不,並不是僅僅由這數億台機器人展開分析,而是由此刻所有活動在冥王星之上的,足足數千億台機器人同時展開分析。程序監控顯示,這些零件在被獲取到之後,關於它們的一切探測信息就立刻被散布了出去,於是冥王星之上的所有機器人就都知道了這些零件的結構,在先進到無法想象的分布式系統之下,這些需要進一步計算的數據被分成了數千億份,每一台機器人都承擔了一部分計算任務,在計算出結果之後就會進行匯總,然後又會廣播給所有機器人知道。

這種不需要核心主機的分布式計算系統並沒有引起肖雲的驚奇,因為肖雲早就知道了這一點,真正讓肖雲感覺驚奇的,是這些機器人理解和消化科技的能力,以及進一步驗證和吸收科技的能力。

涉及到這一方面,機器人那獨特的代碼程序就發揮出了它的作用。機器人們可以理解某一個零件在整體機械之中是起什麽作用的,也可以計算出如何對零件進行體積或者形狀的改造來為自己所用,更可以計算出該如何做,才能制造出擁有同樣作用的零件出來。

這後兩者便是通過窮舉計算來實現的。作為樣品的,來自於人類文明,蘊含著人類文明科技的零件劃定了範圍,而機器人們則在這個範圍之內展開了窮舉計算,試圖將這種零件還原出來,最終達到讓自己的科技實現進化的目的。

在那幾艘飛船被機器人們摧毀之後的第三個月,大規模的窮舉嘗試開始了,於是肖雲就看到了讓人震撼的一幕。如同山洪海浪一般巨量的信息湧向了科學事務委員會設立在這裏的中央服務器之中,而這數據之中的每一條都代表著一台機器人所進行的不同進化方向的嘗試。可能的進化方向有許多種,而正確的只有一個。這就注定絕大多數的機器人所進行的進化嘗試是錯誤的,而錯誤……就意味著死亡。

於是機器人們開始了大規模的“自殺”行動。有的機器人因為材料科學方面的進化失敗導致零件強度不夠而損毀,最終喪失了行動能力,有的機器人則因為耐熱性能不夠而導致身體受損,有的機器人爆炸了,有的機器人癱瘓了,有的機器人幹脆直接被燒毀掉了核心芯片……

所有進化失敗的機器人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