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自然選擇和窮舉進化(第2/2頁)

或許可以給自然選擇進化的方式添加一個限制條件,也即,在機器人的初始程序之中就設定明確的進化方向,一開始就告訴它們,你們的進化方向是宇宙太空,是超光速航行,那麽這就牽扯出了肖雲推測之中的第二種進化方式,也即,無限試錯的進化方式。

這種進化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依靠無限復制機器人的龐大數量基礎,讓每一台機器人都隨機選擇一個改變方向,因為機器人的數量足夠龐大,所以窮舉出來的每一種進化方式都有機器人去嘗試,當足夠多的不同機器人被制造出來之後,在已經提前設定好的進化方向的指引之下,這些機器人會去嘗試進入到宇宙空間裏去,進化方向錯誤的機器人會被自然環境淘汰,進化方向正確的機器人則會得到保留。

一次這樣的嘗試可能有一萬億台機器人參與,而這一萬億台機器人之中,可能只有一台機器人恰好選擇了正確的進化方向,於是它就得到了保留,剩余九千九百九十九億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台機器人都會被損毀死去,但這沒有關系,這台幸運保存下來的機器人會通過通訊設備將自己身體的各項參數公布出去,於是剩下的所有機器人便都知道了這種正確的進化方式,它們也會選擇按照這種正確的進化方式去進化。

因為無限復制機器人強大的繁衍能力,在之前嘗試之中損失的機器人會在短時間之中就得到補充,在到達一定數量之後,第二次試錯就開始了——上一次嘗試的可能是到達平流層,而這一次嘗試的可能就是到達電離層——仍舊采取窮舉法,以已經可以到達平流層的機器人為基礎,再一次嘗試所有能想到的進化方向,再一次試錯,進化方向錯誤的機器人仍舊會被淘汰,進化正確的機器人得以保留,然後它再將自身構造信息公布出去,讓所有機器人都按照這種方式來進化,然後再補充數量,數量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就進行第三次窮舉試錯,如此反復下去。這樣一來,不依靠獨立的自我意識,也不依靠科學體系的進化便得以實現。

這種進化方式比起自然選擇進化的方式有所改進,改進之處主要在於兩點,第一是把握到了進化的主動權,機器人們開始主動去進化,而不是被動的去適應環境,第二則是擁有了明確的進化方向。

這種進化方式的核心關鍵點有兩個,第一,進化目標的設定,第二,機器人的數量是否足夠使用窮舉法。關於進化目標的設定,肖雲有這樣的想法:“那名天才是如何設定那些超出了自己知識範疇的進化方向的呢?”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假如在你面前有一頭四肢行走的猿猴,身為人類,你當然會很清楚它下一步的進化方向是離開樹木,在地上直立行走,然後使用各種工具,使用火……一步步的進化下去,但是,當這頭猿猴已經進化到和你同樣的人類的時候,你又該如何去指導它進化?畢竟,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的進化方向該是什麽。

在無限復制機器人這裏,那名天才就是例子之中的人類,機器人們就是那頭猿猴。那個天才就算再聰明,再厲害,他的知識也不可能是無限的,他對於機器人們未來進化方向的規劃總是有盡頭的,而一旦機器人們進化到了規劃的盡頭,失去了明確的進化方向和進化的主動權之後,它們又該怎麽辦呢?

毫無疑問,到那個時候,機器人的進化就會停止,而這樣的機器人,肖雲認為它們仍舊是有缺陷的,如果那名天才真的足夠天才的話,他就不會使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