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瘋狂的自轉(第2/2頁)

“那可是一顆黑洞啊……一顆幾乎可以肯定是由人工制造出來的微型黑洞。”衛風感嘆道,“我們人類文明雖然也有了在實驗室之中制造微型黑洞的能力,但它們存在的時間只能以普朗克時間長度來計算。如果可以獲取到這顆微型黑洞,它一定對我們人類文明的科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可惜,它太重了,我們沒有捕捉到它的能力,只有忍痛將其拋棄掉,然後獲取它其余部位的儀器了。”

衛風看到那台儀器旋轉的畫面就得出了那裏面存在一顆黑洞的結論,這看似十分的沒有條理,但這個結論卻是經過了嚴密的邏輯思考得出來的。

有一個很淺顯的道理,質量越大,那麽它的運動狀態就越難以改變。所以,如果這台儀器的密度真的像是推測之中那樣大的話,那麽四枚推進器的推動應該不會改變它的任何運動狀態,它之前是什麽樣,現在也會是什麽樣。它之前沒有自轉,現在也不會有自轉。

但是它現在有了自轉了,而且是圍繞著它構造的某一部分開始自轉的。這就意味著,它的其余構造部分質量其實是很低的,那五百萬噸質量下限之中絕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到了它的自轉點之上,同時,那個自轉點和這台外星裝置之間的連接方式確定了這台裝置只能在不改變距離的情況之下運動。

而不改變距離的運動狀態是什麽運動?很顯然就是圓周運動。現在,這台外星裝置圍繞著自轉點所進行的瘋狂旋轉很顯然也是圓周運動。

只有確定了這一點,它此刻的運動狀態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而根據此刻這台外星裝置出現運動的部位進行排除,可以得出那個自轉點的體積上限。由質量下限除以體積上限就可以得出那個重物的密度下限。這是很簡單的一個計算過程,僅僅心算了一下,衛風就得出了運算結果:它的密度下限為十噸每立方厘米。這已經是一顆典型白矮星密度的十倍了,卻又遠遠達不到中子星物質的密度。

而這個密度僅僅是它的密度下限而已,依據總質量和體積的變化,它的真實密度可能是這個數字的許多倍。

而……白矮星和中子星物質在離開星體,失去了龐大重力的束縛之後是無法維持這樣致密的存在狀態的。當然,在這裏並不能排除由未知科技維系存在狀態的可能,但衛風可以肯定,那種技術手段一定十分高超,甚至比此刻的人類文明先進數萬年都不一定。

由超級科技維系的致密狀態物質是一個可能,另一種可能則是不需要超級科技維系的致密狀態。而不需要超級科技維系的致密狀態只有黑洞。很顯然,一顆相當於太陽質量的黑洞是黑洞,一顆質量一千噸的黑洞仍舊是黑洞,它不像是白矮星和中子星那樣,一顆太陽質量的白矮星是白矮星,一塊質量一千噸的白矮星物質就會化作普通物質。

那麽核心重物到底是什麽就化成了一個概率問題,一個可能是,那個重物是由先進科技維系的致密存在狀態,另一個可能是,它是一顆微型黑洞。而微型黑洞的科技含量要比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物質的科技含量低上許多。

而依據對這台外星裝置的初步觀測,比如通過那些裸露的管線,電纜,通道之類的東西來看的話,它似乎不可能有那麽高的技術含量。這也就意味著“超級科技”這個可能的概率極低,微型黑洞的概率就相應的極高。

所以,在看到這台外星裝置在四枚推進器的推動之下開始了瘋狂的旋轉之後,衛風立刻就得出了“一,它的技術含量並沒有我們之前所推測的那麽高。二,我們仍舊有機會捕獲它”這兩個結論,並且認為它其中有著一顆微型黑洞。

很顯然的,只要想辦法將那顆黑洞扔掉,衛風就可以將這台外星裝置捕獲到自己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