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個共識(第2/2頁)

消失掉的星體去了哪裏?趙藍不知道。地球也會消失嗎?地球消失了,人類也會跟著一塊消失嗎?趙藍也不知道。

趙藍的情緒始終有些低沉,心中的憂慮總是盤旋不去。趙藍甚至開始有些懼怕天亮——研究所因為處於地球背面的緣故,其實是並沒有天亮的,不過包括趙藍在內的研究員們仍舊習慣按照地球之上的作息時間來安排工作,仍舊習慣於將每天早晨六點稱為天亮——因為天亮了就要開始工作,而不出意外的話,一旦開始工作,就總能察覺到異常消失天體的數量又開始了或多或少的增加。是的,少則十幾個,多則幾十個,每一天總會有新的消失報告遞交上來。

每一天到下班的時候,研究所之中的研究員們就會聚集在一起召開例會,商討在這一天之中所收獲到的消息和產生的新想法。但是截至到目前為止,仍舊沒有可以合理解釋這件事情的設想被提出來。

只不過有一個共識已經被所有研究人員接受,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推論應該是合理的,且是符合事實真相的。

這個推論是,星體異常消失現象應該和星體本身沒有什麽關聯。這個推論聽起來很是奇怪,也十分違反常理,但它卻有堅定的邏輯推理作為支撐。

因為很顯然的,如果這些星體異常消失現象是因為星體本身的緣故導致的話,依據距離和光信號傳遞所需時間的數據來看的話,它們就必然要滿足“星體消失的時間和與地球的距離呈一比一的關系”,也就是說,距離地球八十億光年的星體要在八十億年之前消失,距離地球六十億光年的星體要在六十億年之前消失。它們必須要嚴格的滿足這個條件,站在地球之上觀測到的星體消失時間才能像是現在這樣一般聚集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之內。

而這毫無疑問是不可能的。那些消失的星體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那是幾百個,近千個星體的異常消失現象。如果僅僅有兩顆星體在地球看來同時消失的話還可以用巧合來解釋,但是近千顆星體都嚴格的遵循這個規律,用巧合就解釋不通了。

所以一零五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們才做出了這個推論,也即,星體異常消失現象其實和星體本身是沒有關系的。那麽就可以得出下一個推論,那些看起來“消失”的星體其實並沒有消失,它們仍舊好好的存在於這個宇宙之中,只不過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從地球之上看不到它們罷了。

這一條推論被研究員們普遍接受,於是研究員們的研究方向就集中到了尋找星體本身原因之外的可能導致此類現象的原因之上。

塵埃雲遮擋說認為,此刻的太陽系運轉到了一片星際塵埃帶之中,濃密的星際塵埃雲遮擋了四面八方照射向地球的星光,所以才導致了星體消失現象。這個推論滿足以上條件,但它同樣有不可解釋的致命漏洞。如果要將上述星體全部遮擋起來,那麽該塵埃雲必須要很大,很厚重才行,那麽它就一定可以被人類觀測到。可是人類並沒有察覺到太陽系周圍存在任何具有一定規模的星際塵埃雲。而且,星體異常現象密集的出現在最近幾個月時間之內,在以往從來沒有過這種現象,如果用塵埃雲遮擋說來解釋這個現象,那麽就很顯然的可以認為,在幾個月之前太陽系還沒有進入到這個塵埃雲之中,而難道僅僅幾個月時間的運轉,太陽系就運動到了這片塵埃雲足夠深的內部,以至於那麽多星體的星光都被遮擋住了嗎?

引力透鏡說同樣面對著本身漏洞的威脅。它固然可以解釋一顆或者幾顆星體的異常消失現象,可是這種現象是發生在宇宙各個方向的,難道在宇宙那麽多不同的方向之上同時出現了那麽多的強引力源?這也太過巧合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