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觀測任務(第2/2頁)

在拉格爾船長的帶領之下,三男二女一共五名宇航員共同開始了協同作業。地球之上發送過來的命令有些怪異,但他們並沒有對此提出質疑。

赤紅之心號飛船面對著太陽的那一方是一層厚重的類似於遮陽傘一般的東西。它是由可以高耐熱和隔熱的陶瓷材料制造成的,正是這一層遮陽傘遮擋下了照射向飛船船體的高熱和高度輻射,讓飛船之內的儀器可以正常的運轉,也讓宇航員們可以延續自己的生命。

在宇航員們的操縱之下,遮陽傘邊緣部位緩緩張開了一個口子。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光學鏡頭從這個裂口之中探了出來。高耐熱的材料讓它在就算和太陽僅僅只有不足六千萬公裏的地方都可以正常的工作,相比來說十分可觀的口徑,以及此刻和太陽的距離,讓它成為了人類歷史之上所制造出來的最為強大的太陽望遠鏡,沒有之一。

它的分辨精度甚至於可以達到一平方公裏。而地球之上的火神號太陽望遠鏡所能達到的最高精度是九平方公裏。

這台光學望遠鏡每秒鐘會拍攝一百張圖像,然後其它的相關儀器會將每張圖片之上的光度記錄下來,並制作成表格,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在宇航員們面前。

三分鐘,就是一萬八千張圖片,一萬八千個數據。

但是這些數據是雜亂的。包括拉格爾船長在內,宇航員們沒有從這些數據之中察覺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宇航員們將這些數據發送回了地球——在經過五分鐘的長途奔襲之後,這些數據會被安裝在地球之上的深空天線網絡接收到,然後呈現在工作人員的桌子之上。

望遠鏡調整了一個極微小的角度,然後對準了太陽之上的另一個地方。它同樣在這裏拍攝了一萬八千張圖片,然後又轉向了第三個地方。

拍攝工作一直持續了十五天的時間。在這半個月時間之中,宇航員們一直重復著這項枯燥的工作。雖然赤紅之心號飛船之中已經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但這項任務仍舊需要有人類直接參與的地方。於是宇航員們不得不分成五班輪流在擔任這個任務。

在這十五天時間之中,赤紅之心號飛船越過了水星軌道,因為和太陽的距離一直在接近,圖片分辨率已經從一平方公裏提高到了四萬平方米,也就是一個兩百米長寬的一個區域。

但是地球方面始終沒有傳來任務終止的命令,也沒有其它命令傳來。宇航員們只是在不斷的拍攝,不斷的發送信號,如此重復。

十五天時間的拍攝,一無所獲。邏輯學家,語言學家,密碼學專家沒有從這些數據之中解析出任何有用的內容。那似乎只是一些亂碼,只是一些太陽表層等離子體運動的無意義數據。

王堂就在此次任務開始之後十五天的現在找到了趙華生。

“危機協調處理中心準備召開聯席會議,要你去大會之上發言,闡述你這樣做的原因和理由。”王堂說道,“你要知道,赤紅之心號飛船距離太陽越來越近,它即將進入到環繞太陽軌道,原本預定的許多觀測任務已經排上了日程,但是因為你所提出的觀測任務的需求占據了那台望遠鏡,這些觀測任務全部被滯後了。飛船只有不足四個月的觀測時間,我們人類社會還希望能借助赤紅之心號飛船從太陽上面取得一些有用的數據。所以……如果你無法提出有力的說服理由,危機協調處理中心就準備將你的觀測請求停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