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繁忙的赤道市(第2/2頁)

趙華生還看到了一條鐵路。在那條鐵路之上,幾乎每隔三分鐘就有一輛長達一千多米的火車呼嘯而過,那上面滿載著煤炭,石油,食鹽,糧食,水泥,鋼鐵等物資,在它的對向車道上同樣有大量火車經過,但那些火車都是空蕩蕩的,上面沒有裝載任何貨物。

單單這一條鐵路每天向赤道市運送的貨物就已經是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而據蒙卓所說,此刻通向赤道市的鐵路數量已經高達三百多條。這還僅僅是貨運鐵路,並沒有將客運通道計算在內。

海路之上則是數不清數量的貨輪。那些貨輪大都擁有一個平整寬闊的甲班,甲班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堆積在一起的集裝箱,無數巨輪分布在海面上,從高空看過去幾乎要將整個海面都覆蓋滿了。除了公路、鐵路以及輪船之外,天空之中也繁忙無比。

直升機的高度只有幾百米,而在其上數千米,數萬米的高空之中時刻都有噴氣式飛機在穿梭,那巨大的引擎轟鳴聲就連乘坐在直升機之中的趙華生都可以聽到。

還沒有來到赤道市,趙華生就感覺到了撲面而來的繁忙氣息。人類文明的龐大執行力在這裏表露無遺,它甚至於龐大到會讓人生出敬畏的心思。

趙華生知道,至少有數千萬人正忙碌在這一條戰線上。火車司機、客車司機、水手、飛機駕駛員、碼頭,機場,貨站,調度人員,裝卸人員等,這些人共同構成了一條生命線,將巨量的血液源源不斷的從世界各地輸送到赤道市來,讓赤道市之中的人們可以生活下去。

“經統計,最近每天運送到赤道市的各類物資已經達到了十五點七億噸,這還沒有包括赤道市四千萬平方公裏土地之中的本地產出。”蒙卓說道,“為了拓展運路,他們甚至將鋪設在其它地方的鐵軌直接拆除然後安裝到了這裏,它們甚至將河道貨船都改造了一番然後投入到了遠洋運輸之中。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貨車都被征調歸政府支配。為了在大地被冰封之前挽救我們以前創造出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財富,人類文明已經動用了全部的力量。”

趙華生點了點頭,仍舊沒有說話。直升機則繼續前進。

越靠近赤道市,繁忙的氣息就越濃重。趙華生已經看到地下開始出現無數以至於幾乎連成片的建築工地,看到了連綿不絕的用以種植糧食的大棚,看到了繁忙而擁擠的人流。

“為了加快建設進度,我們采取了模塊化的建造方法,大量的建築用物資在出廠之時就會被生產好,在運送到建築工地之後,他們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加工然後將它們像是搭積木一樣搭起來就可以。工人們晝夜工作,建造出一棟五十層的樓房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一棟五十層的樓房,可以為至少五千人提供生活保障。當然,舒適性就談不上了。在這末世,能活下去就不錯了,政府沒有精力和資源去考慮舒適性。”

“貨幣系統已經被改革,以前的貨幣按照很低的比例被換算成貢獻點,一名工人工作一天大概可以獲取到三十點貢獻點,這些貢獻點可以維持五個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還有配給制的限制,也即是每個人每天可以購買到的物資是有限量的,就算一個人擁有了大量的貢獻點,他也無法買到太多的物資。”

“娛樂和休閑行業被嚴格限制,奢侈品被禁止生產,酒類飲料被限制生產……”

蒙卓不斷的低聲向趙華生解釋著此刻赤道市的處境,趙華生則靜靜傾聽著。

直升機最終越過了林立的高樓和繁忙的工地,最終降落到了一處相比起來清凈寬闊一些的街區之中。

“這是赤道市C區三三七號區域,你將暫時居住在這裏,如果你有什麽其它要求的話,我隨時可以滿足你。”蒙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