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2章 到底有多毒

“呼,終於趕上這幫家夥了,還真是夠快的啊!”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陳堪終於追上金剛門的人,是一支六百人左右的軍隊,按照之前朱俊的說法,這些人全都是金剛門的人偽裝的。

而陳堪從他們身上的氣血也能看得出來,這些都不是一般人,要是連普通的運輸兵都有能擁有這樣的氣血,那麽明朝早就將蒙古人滅了,統一亞歐非大陸了。

他們這次是運鹽前往北邊的一些衛所,所謂的衛所是朱元璋建立的一種軍事制度,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制度,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

正所謂“有事調發從征,無事則還歸衛所”,這個構想是來自於隋唐的府兵制,做了一些改進,要是細究的話,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不小的,不過主要的一點不同就是兵源地點。

隋唐的府兵制,是在需要打仗的時候理論上是從全國各地征調府兵,然後組成軍隊,再去打仗;而明朝的衛所,特別是北邊的衛所,那些軍人就呆在一個地方,大家平時沒事當個農民,在這裏屯田,等到需要打仗的時候,這個衛所的農民直接就變成士兵,因此士兵也是世襲的。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兵帥分離”,有利於統治,這個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最喜歡做的事情,將兵和帥給分開,這就是府兵制的一個特點。

和府兵制一樣,都出現了問題,不過原因有些不同,隋唐的府兵制前提是土地,有土地才能有府兵,後來因為土地缺少,府兵制也就實行不下去了。

明朝則是因為這些衛所士兵是世襲,而且待遇不好,所以很多士兵就逃了,最後朝廷就陷入一種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最後無奈,只能改用募兵制,這樣兵帥又合一了,造成的後果就是朝廷無法完全掌控兵權,形成了相對私人的軍隊,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戚家軍”。

不過這個是以後的事情,和陳堪沒啥關系,這是制度本身的問題,陳堪也管不了。

現在在長城沿線,因為要對抗蒙古人,因此這裏的衛所不少,到了後來還發展出了沿著長城的九邊重鎮,也叫做“九鎮”、“明朝九邊”,為的就是防備蒙古人的侵襲。

山西靠近蒙古,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當年唐朝就是從這裏起家打下天下的,所以不管是蒙古人還是明朝廷對於這裏都很重視,後來的九邊重鎮就有兩個在山西境內。

這些是抵禦蒙古人的主要力量,而這次金剛門的目標就是這裏,這裏使用的是屯田制,糧食都能自給自足,朱元璋就曾經自豪的說過,“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不過人和其他動物不同,人不僅僅需要能量,人還需要一種東西,就是鹽,而鹽就要從其他地方運過來,所以這次金剛門的目標就是在鹽裏面下毒。

他們的計劃是用毒在衛所上打開幾個口子,然後讓蒙古騎兵進來,沒有了長城這一條防線,蒙古的騎兵就能長驅直入,在北方遼闊的平原上,明朝想要戰勝蒙古騎兵,難上加難。

而且還不僅僅如此,之前他們故意讓軍隊襲擊六扇門的人,不是因為他們傻了,而是故意的。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朝廷到時候首先想要的就是穩,軍隊不能亂,用各種辦法維持穩定,果然和他們預料的一樣,朝廷立刻讓兵部的人到山西境內去維持穩定,維持少量軍隊,其他人回去種田,山西內部的軍隊實力一時間全部降到最低點。

而這樣就給蒙古人各個擊破的機會,金剛門在這裏的行動中充當的也是一把利刃的角色,在各地的金剛門人會引路、幫忙,當漢奸,還有就是現在金剛門的人也在山西各個地區埋伏了,在蒙古人到來的時候展開斬首行動,將一個地區的最高官員全部殺死,這樣該地區就成為一盤散沙,任蒙古人揉捏。

自然,得手之後,金剛門能夠得到的好處也是很大的,否則金剛門的高層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現在陳堪還比較疑惑的就是金剛門的門主馬壽三到底在這場大戲中扮演一個怎麽樣的角色。

在知道金剛門的陰謀之後,陳堪連夜離開,一路狂奔,終於追上了鹽運部隊。

一夜的奮戰,加上長時間地狂奔,陳堪覺得有些累,這是從注射了血清之後,陳堪第一次因為運動量太大而感到勞累,這種感覺陳堪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了。

而現在他還要對付六百個金剛門門人假扮的士兵,這個相當的不好處理,陳堪這次身上也沒有帶著信鴿,只能在路上停下來,找到了一個六扇門安插在山西內部的暗哨,讓他們將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出去。

至於金剛門,陳堪就留下自己身上的鐵尺,先來那些兵部的人會知道是什麽意思的,他們應該會聯系劉禮將軍,至於劉禮將軍那邊能不能及時展開,這個就要看運氣了,這不是陳堪能夠控制的,現在陳堪等不了了,沒辦法,一定要在鹽進入衛所之前將這些金剛門的人全部幹掉。